积玉口镇荷花村:深化共同缔造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0043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积玉口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5年01月03日 14:59:41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03日 14:59:41 名  称: 积玉口镇荷花村:深化共同缔造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发布日期:2025-01-03 14:59 来源:潜江市积玉口镇人民政府

积玉口镇荷花村位于潜江市西北边陲,与荆门接壤,是我市重点老区之一,土地革命时期曾在此设立过中共荆南县委、荆南县苏维埃政府。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464户2278人,耕地面积4128亩。近年来,荷花村深挖红色文化,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以改善群众身边、房前屋后人居环境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探索“流动红旗”机制,共同缔造红色美丽乡村。

党引领,深化“五共理念”



优化治理体系。构建“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管理机制,推进党员挂牌联户,创新完善“一包四”工作法,即一个党员中心户负责联系包保本组党员、致富能人、一般农户、困难群众等四类群体,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村组治理新模式,为“共同缔造”走实走深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打造服务阵地。将原废弃小学改建成占地面积3700平米、建筑面积800平米的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阵地,充分开发、保护、利用脉旺嘴老区红色资源,系统打造“一馆两基地”,依托阵地资源开展各类活动,将组党员群众凝聚在一起。健全体制机制。以村民小组为基本治理单元,充分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和自治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将群众纳入各类群团组织中,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监督委员会和志愿服务队的“五会一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商共治,协助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构建群众自治体系。

共商共议,激发“主人翁意识”



组织搭台,同下“一盘棋”。由村党组织牵头搭建议事平台,每月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协商议事,利用群众茶余饭后的时间,把议事会开到农家门口,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通过“群众说事、民主议事、合力干事、大家评事、公开晒事”五步工作法,构建“说、议、干、评、晒”村民议事体系,让群众决议村级事务,激发群众自治活力。先锋引路,拧成“一股绳”。牢牢挖掘抓住公道正派、乐于奉献的群众骨干,注重从致富带头人、“乡贤”“五老”等对象中推荐、择优、筛选纳入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组织群众一起商量,通过“走访协商、会议酌商”两种方式,广泛听民声、汇民智、集民力,收集群众诉求,协调解决群众问题,在议事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团结群众,搭建起党群“连心桥”,密切党群关系。群众做主,结成“一家亲”。做到“五个明确”,规范议事范围、主体、时间、地点、程序,突出群众议事主人翁地位,让群众在协商议事中“唱主角”,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引导群众共议产业发展的难事、村庄建设的实事和扶弱济困的急事,面对土地“分散化、碎片化”现实难题,荷花村召开群众代表会80余次,开展高标准农田整理,大力推行农村土地按户连片高效种养模式,实现了民富村强和革命老区的蝶变升级。

共建共享,解锁“幸福生活”



强产业支撑。按照“壮大集体经济、用活集体资金、赋能乡村治理、反哺群众受益”的工作思路,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和低效用地,依托脉旺嘴红色遗址,大力打造红色革命基地,创新开展农旅融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网络+产业”新模式推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以产业兴旺推动生活宜居,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8万元。优环境治理。聚焦河道、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等区域,持续开展“三堆两垛”行动,探索“红黄灰·流动彩旗”机制,动员群众全面清理各类生活垃圾、生产废弃物及白色污染物。每月定期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由村干部、党员代表及群众代表共评共比,遵循公平公正、严谨细致的原则,依据评分细则逐户进行卫生评比,累计评选“红旗家庭”350余户。对表现优异的家庭予以表扬,并在组内公示,切实发挥“红旗家庭的引领带动作用,激励村民自觉树立卫生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动手、户户参与、家家争优”的浓厚氛围。创和谐家园。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常态化“找堵防”专项工作,全面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特殊重点人管控等重点工作,并针对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组织村里矛盾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化解矛盾纠纷。鼓励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增进邻里关系,定期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宣扬文明家风,共创和谐家园,为乡村振兴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