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授
团队负责宣讲的成员屈安鑫登台主讲,开启了“潜江文化小课堂”的第一步,不同于传统授课的枯燥说教,他用趣味互动为引子,从潜江的历史溯源到当地的独特民俗,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小朋友们的目光逐渐明亮而专注,在课堂问答间带领着小朋友们逐步踏入潜江文化世界中。
课堂互动
“哈哈!我的虾是这样的。”课堂互动环节中,宣讲员引领小朋友们拿起画笔去绘画虾的模样。画纸上,红的壳,弯的钳,是童真与创意的碰撞,每一笔勾勒都是对潜江特色虾稻文化的生动诠释。绘画过程中,宣讲成员讲解着“一田虾稻两情钟,水也融融”,潜江地处湖北中南部,有着“鱼米之乡”的地理优势从而孕育出虾稻共作的独特模式,让小朋友们在绘画里读懂了家乡土地的馈赠。
绘画互动间隙,宣讲成员紧扣虾稻文化深入科普,从虾稻共生的生态原理,到其背后承载的地域农耕智慧,再到潜江因虾稻产业延伸的特色民宿以及美食文化等等,层层递进。让厚重的文化以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小朋友们。课堂上小朋友们专注的身影见证着乡土文化基因在新一代潜江少年心中悄然扎根。
课堂结语
课堂尾声,禾夏调研宣讲团为每位小朋友送上纪念手提包。这份礼物,是文化交流的信物,更是传承的期许。当小朋友们手捧手提包与宣讲成员们并肩合影时,他们的灿烂笑容里藏着对此次文化课堂的不舍与收获。尽管活动暂告段落,但虾稻文化的种子已然撒播在爱心托管班每一位小朋友的心里。未来,这些孩子将带着对家乡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接力者。
本次“潜江文化小讲堂”,禾夏调研宣讲团从趣味互动到深度科普,从绘画表达到情感联结,让潜江虾稻文化“活”在课堂,“润”入童心。这不仅仅是一次暑期三下乡的实践,更是青春力量助力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让乡土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盎然生长”,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