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玉口镇生态养殖虾稻基地建设暨 决战虾-稻产业800亿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10022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7年08月20日 11:08:07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20日 11:08:07 名  称: 积玉口镇生态养殖虾稻基地建设暨 决战虾-稻产业800亿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17-08-20 11:08

积玉口镇生态养殖虾稻基地建设暨决战虾-

产业800亿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城乡一体、走在前列的新目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建设标准,着力推进按户连片,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为坚定不移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市虾稻产业800亿发展目标贡献坚实力量。

二、基本原则

(一)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综合考虑区域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以千亩以上标准化基地建设为重点,兼顾生态旅游观光产业,打造我镇-产业特色。

(二)多措并举,综合配套。因地制宜、抓住关键,把田间灌排工程建设和电力体系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多措并举,综合治理,实现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生产技术先进适用,使农田基础设施条件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相适应。

(三)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根据农田分布和自然条件状况,选择重点建设地区,合理确定虾稻连片规模,统一规划设计,采取集中投入、连片治理、整体推进的方式,确保连片不插花。

(四)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减少水土流失,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

(五)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在整合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充分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在虾稻发展中的作用。

(六)部门协调,形成合力。明确涉农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建立部门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共享。落实技术标准,规范验收程序,确保虾稻项目建设质量。

三、总体目标

结合我镇实际,在全镇范围内进行虾稻共作基地建设,实现能养尽养全覆盖、无死角,通过基地的辐射带动,帮助全镇六成以上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建设任务

结合虾稻区域规划,重点围绕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运输能力、生态环境保持能力、机械化水平、供电水平、科技应用水平等内容,建设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生态规模虾稻基地。

新增任务如下:

村名

新增任务(亩)

村名

新增任务(亩)

积玉村

300

九牛观村

300

柳剅村

500

杨潭口村

300

花园村

300

万里镇村

300

资福村

400

董店村

300

新潭村

300

荆河村

300

古城村

500

赤湖村

500

宝湾村

300

百花村

500

凤蛟村

300

芦花村

500

关庙村

300

荷花村

600

幺口村

300

直属村

200

花亭村

300

郧府新村

1000

太和场村

400

永乐村

300

合  计

9300

三、建设内容

(一)新挖虾稻的加速推进

以按户连片为着力点,整组、整村推进虾稻共作,确保在201711月底前,新增任务全部完成,补齐板块空缺,形成万亩、千亩高标准生态虾稻基地的基本框架。

(二)巩固发展高田养虾创新成果

推广高田模式,广泛动员,积极宣传引导,做到能养尽养。加强高田养虾的技术培训,力争全镇新增高田养虾面积2000亩以上。

(三)现有虾稻基地的提档升级

1、完善灌排设施。按照灌溉与排水并重的要求,配套改造和建设输配水渠(管)道和排水沟(管)道、泵站及渠系建筑物,开展灌溉排水设施建设。建成后,田间灌排系统完善、工程配套、利用充分,输、配、灌、排水及时高效,灌溉保证率达到90%以上,田间工程配套率达到80%以上,抗旱排涝能力明显提高。

2、整修田间道路。按照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化、发展稳定化的要求,优化机耕路、生产路布局,合理确定路网密度,整修和新建机耕路、生产路,配套建设农机下田坡道、桥涵等附属设施,提高农机作业便捷度。建成后,田间道路通达度达到100%,满足农机作业、农业物资运输等农业生产活动的要求。

3、配套电力设施。对已连片的虾稻基地,铺设高压和低压输电线路,配套建设变配电设施,为泵站以及信息化工程等提供电力保障。建成后,稻田供电设施完善,电力系统安装与运行符合相关标准,用电质量、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4、推行四水农业在田里种植水稻、水里养殖小龙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作物品种,在虾沟里套种水芹菜,田埂上栽植果树,使水稻、水产、水生蔬菜、水果四种作物同时耕种,提高种养殖效率和经济收益。同时,每个虾池配套一盏太阳能杀虫灯,减少传统化学农药杀虫剂使用量,加强绿色防控,力促稻田发展绿色高效。

(四)建设生态高效的虾稻基地

1、培育和引进新型经济组织带动建基地

通过按户连片等土地流转方式引导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济组织集中流转,积极培育和引进新型经济组织参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改造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基地。

2、推行六统一模式经营管理

    基地经营实行统一种养标准、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服务管理、统一收购产品、统一产品品牌等六统一模式。实现产品效益的同时做到品质可控,切实保障虾稻基地持续健康发展。

(五)虾稻基地的后续管护

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建立奖补机制,引导和激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参与高标准生态虾稻基地设施的运行管护。完善监测监管系统,加快推进二维码、产地编码等信息的实际应用,建立虾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动态掌握高标准生态虾稻基地建设、资金投入、建后管护以及土地利用等情况。

四、产销提质

(一)积极招商引资,培育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引进大型虾稻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现有加工企业扩大生产,着力挖掘小龙虾和虾稻米精深加工,开发凤蛟贡米、借粮湖生态虾特色虾稻产业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在种、养、加一体化生产上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推进小龙虾种苗生产供应基地建设

在种苗生产能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大力扶持合作社建设种苗生产基地,编制种苗生产标准化技术规程,杜绝人工虾饲料投放,以绿色生态、成活率高的高品质种苗占领市场,实现产业化经营,满足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各地小龙虾养殖扩面的迫切需求。

(三)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提质增产

大力推广水稻高产优质良种,继续扶持培养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种植优势。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促进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发挥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为种植户提供包括标准化育秧、插秧、科学平衡施肥、重大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和收割在内的全程社会化服务,进而发展绿色无公害大米品牌。

(四)依托网络电商平台,拓宽小龙虾销售渠道

持续开展虾稻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杜绝人工虾饲料投放,在做好小龙虾生态绿色养殖的基础上,开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小龙虾交易市场,以互联网思维携手电商,在淘宝商城、京东商城等电商平台同步开展线上销售。

    五、奖惩结账

各村要利用现阶段有力时机,以三提高精神加快落实建设任务,主动总结上报落实情况,镇党委、政府将组织专班严格奖惩结账,对完成质量较好的村给予项目倾斜,对不能按要求完成的村通报批评,并约谈主要负责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