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实施意见》和市《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施立案》(潜办发[201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经龙湾镇委、镇政府决定建立河湖长制,加强水生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建立渠道、湖泊管理长效机制,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河流渠道既具有防洪、调蓄、排涝、灌溉、供水等多种功能,又是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对防范自然灾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建立河长制,有利于创新管理制度,整合力量,聚集资源,全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发挥工程效益,防洪保安,抗旱增收;有利于保护水体水质,挖掘水资源潜力,推动水产业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清洁家园建设,打造河道景观,提供休闲场所,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各村各部门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委、镇政府的安排部署上来,把建立河长制作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切实履行职责,抓紧抓实,努力实现河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明确责任、部门协同、严格考核”的原则,建立健全“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抓好综合整治和日常管理,全面改善河道、湖泊水环境,恢复河道生态功能,提高河道、湖泊防洪能力,提升依法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三、工作目标
根据《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和《湖北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本着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河长制,通过明确河长、河段长、湖长、连锁责任单位,实现全镇河渠管理全覆盖,实现“七无四有三提高”:
(一)七无:河渠堤迎水面和水域内无搭建、无耕种、无取土、无扔弃、无堆放、无设障、无排污等行为。
(二)四有: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负责人员、有责任牌、有巡查制度和记录、有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
(三)三提高:
1.河渠水质明显提高。保持III类水质稳定,部分IV类以下河段的水质有明显改善。
2.河渠岸线和水域整治度明显提高。河渠水流畅通,岸线整洁美化,林水资源丰富。
3.截污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入河排污口截污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有效控制水体污染。
四、主要措施
(一)抓好本辖区内渠道清障除杂工作,组织力量,抓早抓巧,对本辖区内大小沟渠内的杂草、杂物和沿岸垃圾进行清除。
(二)沿线环境卫生清洁是提高河渠水质、提高截污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严控严查严治河渠沿线的乱倒、乱堆、乱放垃圾问题,实现截污控污到位,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得到治理。
(三)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等非法捕捞的行为,坚决清理取缔迷魂阵、密封阵、拦河大毫、密眼网具(布网、网格子、地笼网)、滚钩、底拖网等有害渔具。
(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重点清理我镇万福河沿线赵河村、帅桥村、竺场村等村沿线的滥耕滥种现象;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河道采砂禁采期间,河道内禁止一切采砂、取土活动,各砂场要平整砂坑,清除弃料,封堵进出道路,设立明显禁采标志,将所有采砂机器设备、成品砂撤出河道,以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五)对河渠两岸林木的种植和砍伐要有统一规划,确保林水资源得到充分保护,严禁因乱砍乱伐造成河堤安全隐患。
(六)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修建违章建筑。对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及保护范围内违法修建建筑物的,必须依法进行强制拆除,并将拆除的泥土、渣滓彻底清除河床外,恢复河床原貌,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五、主要工作任务
(一)明确河湖长体系及工作职责。以属地划分职责,管理流经行政范围内所有支渠以上的渠道。支渠以上渠道的河长由镇领导担任,村支部书记担任河段长,驻村单位为连锁责任单位(见附件)。河长督导河段长或管护员认真履职,统筹协调推进工作;河段长负责组建工作专班,制定辖区内河段综合治理方案,落实治理方案和长效管理的各项措施;连锁责任单位要经常性开展督查,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河长、湖长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保障河长制工作落实。
(二)深入开展集中整治。明确 “一河一长”、推进“一河一治”、落实“一河一策”、打造“一河一景”的集中治理方案,开展“五水共治”行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河渠过度养殖、滥捕滥捞、乱采乱挖、滥砍滥伐等破坏水、林、土资源的行为,做到有水皆清、有水有鱼;开展岸线景观整治行动,打击乱搭乱建、破坏岸线道路和设施行为。
(三)建立长效机制。建立河长、河段长和连锁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开展登记建档,实行动态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开展公安、工商、水利、水产、国土、林业、交通、城建等部门联合执法,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六、组织领导
(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联系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万福河流域水利管理站,负责对渠道整治工作的日常检查、督办、考核。镇政府将河长(湖长)制落实情况纳入全镇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加强督办检查。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地负责本辖区内河渠道清障除杂的费用,要建立长效、稳定的河道管护投入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各村河渠整治的宣传,特别是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各地要采取设立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水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新闻媒体接受举报,对污水乱排乱放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形成震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