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镇推进“清洁家园”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方案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0476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龙湾镇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25年01月13日 09:00:0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3日 09:00:00 名  称: 龙湾镇推进“清洁家园”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2025-01-13 09:00 来源:龙湾镇人民政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结合我镇实际,现就推进“清洁家园”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聚焦村庄环境卫生问题,激发农民群众开展环境整治“主人翁”意识,发动广大群众“扫干净、码整齐、清通透”,群策群力解决环境“脏乱差”问题,营造干净、整洁、美丽、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全面清理和整治“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三乱”(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拉乱接),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农业农村环境、农村垃圾清理、公路环境、厕所革命和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坚持抓两头促中间、抓试点带周边,积极探索建立常态长效管护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实现房前屋后整洁有序、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二、重点任务

(一)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行动

1.压实河湖长责任制。常态开展河湖巡查,水域重点巡查发现水草、垃圾漂浮物等问题,岸线重点巡查发现迎水面耕种及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解决。动员引导群众参与河湖的清理和岸线管护,落实河湖日常管护保洁和拦漂清漂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防止反弹。(责任人:镇河湖长办、各村)

2.培养良好文明习惯。将河渠日常管护融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农民养成良好习惯,不乱泼乱倒,对家门口河渠及时清理,提升文明素养。(责任人:各村)

(二)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1.持续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对已开展厕所革命的村组持续进行“回头看”,摸清相关设施建设使用情况,完善问题台账清单,有序推进整改。对尚未开展厕所革命的村组,有序扩大覆盖面。做好农村公厕管理,落实责任人,保持公厕干净卫生、设施无破损、有水有电。(责任人:镇经济发展办、各村)

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持续加强畜禽养殖场(养殖户)畜禽粪污治理,修建粪污存储设施,及时收集粪污并还田,推进粪污治理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责任人:镇经济发展办、镇畜牧站、各村)

持续推进房前屋后环境治理

1.聚焦“三堆两垛”“三乱”整治。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等进行清理,乱搭乱建、乱推乱放、乱拉乱接等加强整理,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房前不种植高杆、绕藤、搭架等植物,屋后无荒地。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在村庄公共区域拉设相关横幅、标语,组织党员群众在每月第二个星期五开展“村庄清洁日”活动并对牛皮癣、小广告、乱贴乱画问题清理整治。支持农户利用废弃砖石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责任单位:镇经济发展办、供电所、各村)

2.加强农村垃圾清理处置。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收集点建筑垃圾和搭建垃圾临时收集点,确保各类垃圾容器无满溢,容器箱体无污物、无破损,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及时收集转运各类垃圾,保障垃圾日产日清。(责任单位:镇经济发展办、镇城乡建设办各村)

3.组织宣传“清洁家园”行动。用老百姓听得进、信得过、跟得紧的语言开展宣传引导,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倒、乱贴等不文明行为,形成“村庄自己住、环境自己护”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责任单位:镇党建工作办学区、各村)

三、组织实施

(一)积极宣传广泛动员。以行政村为单位,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充分组织村民共商共议,共同制定和实施本村环境整治举措。

(二)全面提升整体水平。组织群众聚焦“三堆两垛”“三乱”“河湖四乱”等开展清理整治,推动把村庄公共空间、房前屋后、河坡两岸、道路两侧等整治干净,使村庄环境面貌整体提升。各村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三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三美(美丽庭院、美丽湾组、美丽乡村)、三家(家庭美、家风正、家业兴)、清洁湾台(小组)、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以创、比、晒、评等方式推动环境整治走深走实。镇级将适时组织开展现场拉练观摩,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三)实行多级联动包保。一是班子成员包片镇领导班子成员与村组干部一道谋划片区专项行动的总体安排、人员分工、推进时序、保障措施等,为片区整治工作把方向、定任务、压责任。二是机关干部包村机关干部要协助所包保村社区“两委”班子提高认识、厘清思路、明确举措、狠抓落实,把整治要求贯彻到位、执行到位。三是“两委”干部包组社区“两委”干部要全员包干到组、形成包保责任清单,负责具体动员、组织、引导群众。四是党员1+N包户选优用强党员中心户,充分发挥其党群关系“连心桥”的积极作用,采取“1+N”包保到户,带动群众支持、参与“清洁家园”工作。五是市直部门包联。要按照市社会工作部驻村结对包联方案安排,联系市直单位专班进驻村组和包联村社区,扎实指导和协助村组、社区推进整治工作。

(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村庄环境整治成果,进一步发动群众持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因村制宜建立完善积分兑换、红黑榜等制度,强化社会监督和群众自我监督。推动群众逐步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影响村庄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加强基层治理工作专班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班负责“清洁家园”行动的安排部署和检查督办。各村要高度重视,村党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将“清洁家园”行动作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要任务,常态化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对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实行清单制销号管理。

(二)加强分工协同。协调组织全镇各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打造高效协作的工作氛围。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负责水域环境治理,供电所负责电线乱拉乱接整治,城建服务中心负责集镇环境及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工作,畜牧站负责畜禽粪污防治,学区负责“清洁家园”宣传引导,各村(社区)负责辖区内“清洁家园”行动具体工作实施,其他部门做好各自门前三包和庭院环境管理。

(三)加强群众参与。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基层党员、“湾台长”“社会治理专员”“退伍军人”“返乡学生”、志愿者等骨干带头作用,组织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让群众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管护的主体力量,避免出现“干部干、群众看”等现象。

(四)加强激励引导。对“清洁家园”整治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突出的村视情况进行奖励。各村要结合积分兑换、星级文明户评选等形式带动群众参与度,激发群众共建美好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豪感,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防止“一阵风”,以实际成效赢得群众支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