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气温持续攀升,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老新镇坚持“生命至上、预防为先、协同共治”的工作理念,以“宣传教育、隐患排查、设施完善、联防联控”为抓手,构建全域覆盖的防溺水安全网络,全力保障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一、多维宣传,筑牢思想防线
线上通过镇微信公众号、村民微信群推送防溺水动画、警示案例及自救指南,以“图文+视频”形式强化群众安全意识;线下构建学校、家庭、村居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学校开展防溺水演练活动,通过“讲、感、学、练、誓”五步联动,强化师生防溺水意识和应急能力。发放《致家长的防溺水告知书》,明确“四知晓”监护要求(知晓孩子去向、活动内容、同伴情况、返回时间),强化家长的监护责任意识;村居设置警示横幅、宣传栏、标语,利用应急广播在重点时段循环播放防溺水宣传音频,开展“敲门行动”,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普及防溺水相关知识。
二、全域排查,织密水域防护网
对辖区河流、沟渠、池塘等水域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重点水域档案”,重点水域严格落实“四个一”救生设施(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杆、一条救生绳),全镇累计设置警示牌170余处,救援设备70余处。组建由镇、村居干部、志愿者组成的巡查队伍,每日开展“定时+不定时”巡查。对发现的破损设施及时更换,缺失的救援物资立即补充,对靠近水域的未成年人及时劝阻,实现“有人巡、有人管、有人防”常态化防控。
三、多方联动,构建社会防护体系
联合派出所、学区、村居等部门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实现险情快速响应。发动村干部、志愿者成立“防溺水志愿服务队”,针对近期离校归家的未成年人开展入户宣传,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未成年人群体,详细科普溺水危害、预防及自救方法,提醒家长强化对孩子暑期监管,并向学生强调防溺水“六不准”。
接下来,老新镇将持续巩固宣传成果,加强巡逻巡查,不断提升青少年及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全方位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防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