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分级管控 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34353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泰丰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11:20:49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13日 11:20:49 名  称: 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分级管控 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2-10-13 11:20 来源:泰丰街道办事处

潜江市泰丰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

关于印发《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分级管控

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建立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安全发展理念,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分析研判、紧紧扭住抓牢安全生产突出矛盾和国内外典型事故暴露出的重大风险隐患,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真正从根本上清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较大以上事故,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三、工作重点

通过对辖区企业进行摸底梳理,制定标准,实行分级管控。按照安委会抓督办、专委会抓重点、村居抓小微的原则,明确各自监管职责,深入开展服装加工、宾旅馆、加油站汽站、餐饮服务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工作措施

街道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遵循“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辖区企事业单位实行分级管控。

(一)街道安委会负责指挥部署街道安全生产工作,研究提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政策、决策思路,统筹领导各专业委员会工作;各专业委员会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负责分管行业领域所有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各村居和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一般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

(二)各专委会、各村居和部门应在每单数月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检查由各专委会主任和村居负责人或其指定的人员负责实施,检查应携带专门的检查文书。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被检查企业负责人应在检查文书上签字确认。每月检查结束后,要将检查结果形成清单留存,并于月底前报送至街道安委会办公室(518办公室)。

(三)各专委会、各村居和部门应在每双数月对上月检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回头看时应携带之前检查时出具的检查文书,并负责督促企业将隐患整改到位。查看完毕后,检查人员、被检查企业负责人应在检查文书上标注整改完成,并签字确认。每月回头看结束后,要将检查结果形成清单留存,并于月底前报送至街道安委会办公室(518办公室)。针对屡劝不止、风险隐患长期难以消除的企业,应上报街道安委会。街道安委会挂牌督办后仍未整改到位的,应报送至市级主管单位,争取上级支持。

(四)各专委会每两月应对本行业所有重点企业进行检查,同时抽取部分一般企业进行检查;各村居和部门每两月要对本辖区一般企业实行安全检查全覆盖;街道安委会每月对各专委会、各村居和部门上报的问题清单进行抽查,查看上报的清单是否属实,风险隐患是否整改。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政治站位。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分级管控工作是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要部署的必要举措,各专委会、各村居和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将此项工作提到高处、落到实处,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各专委会、各村居和部门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做到一专委会一方案、一村居一方案、一重点部位一方案,确保分级管控取得实效。

(二)强化信息报送。各专委会、各村居和部门要将每月排查整改的风险隐患规范详细地填写入清单后报送至街道安委会办公室;安委会办公室将定期对各专委会、村居和部门上报的隐患清单进行综合研判,同时不定期进行抽查。请专委会、各村居和部门于每月月底之前将当月风险隐患排查或整改情况清单经专委会主任和村居书记签字确认后报送至街道安委会办公室(518办公室)。

(三)发扬严实作风。要持续推进集中整治“慵、懒、软、慢、粗”作风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专委会、各村和部门负责同志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带头查找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主管责任、主体责任,谁主管谁负责、谁出事谁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排查出的每一个风险隐患,都要落实责任和措施,紧盯不放推动化解处置到位,决不允许一查了之、一报了之,决不能让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变成事故危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