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收时节,在泰丰街道洪庙村、黄垸村的300余亩稻田上,一排排秸秆被整齐捆扎,有序地码放在田边,工人正驾驶着打捆机来回穿梭,快速地将留好茬的秸秆聚拢、压缩,然后吐出一个个长方体的草捆,等待装车。这些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秸秆,在这里被“变废为宝”。
泰丰街道洪庙村、黄垸村在辖区内推行秸秆机械打捆离田,进一步减少了秸秆在田间、地头的堆积,有效避免了秸秆污染和焚烧的现象。“秸秆烧了污染环境,堆放在地里容易腐烂变质,现在秸秆打捆回收既解决了大家的难题又增加了收入”洪庙村村干部余人银介绍道。为进一步做好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泰丰街道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加强巡查,禁止在全街道范围内焚烧秸秆;另一方面在各村设置生产废弃物集中回收点,负责秸秆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并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禁烧的突破口,通过与当地有秸秆需求的公司合作,加大秸秆的回收利用,既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又为改善空气质量、优化生态环境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