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桥村:践行“五共” 理念 共建幸福湾组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3-14600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含住房) 发布机构: 王场镇政府 发文日期: 2023年06月14日 11:42:03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14日 11:42:03 名  称: 红桥村:践行“五共” 理念 共建幸福湾组

发布日期:2023-06-14 11:42 来源:王场镇政府

6月13日,记者从王场镇获悉,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公布了2022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名单,王场镇红桥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image.png

                                 近年来,王场镇红桥村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共治,结合共同缔造的“五共”理念,着眼于湾组治理,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湾组,辐射到党员,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关注的难事、想办的实事入手,做实湾组基础治理单元,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完善组织架构体系 打造联户强湾“主阵地”

该村坚持以党建引领强化村民自治,密切党群关系,健全“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四级架构联动运转,以10名党员中心户为中心点带动57名党员联系群众704户,辐射各组、覆盖全村,实现湾组党员联户全覆盖。

村民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著作

完善“一约七会”基层治理模式,充分利用村内“三员三老三师”、党代表、村民代表等资源,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委员会,下辖网格议事会、环境促进会、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平安互助会、廉洁监督会、项目监事会等7个群众自治协会,形成“1+7+N”的共同缔造组织体系。

九组“湾台夜话”商议湾台整治方案

发动湾台群众进行环境整治

在村级机耕道路建设,涵闸维修等小型项目中引导群众全程参与,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构筑起以党支部为“大脑”,党小组长为“神经中枢”,中心户长为“神经末梢”的基层治理“微堡垒”。

培育文化乡俗家风 夯实基层治理“微单元”

该村聚焦本土红色资源,完成村烈士纪念碑重建项目,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持续开展清明祭扫、老榨坊非遗文化参观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真正做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红桥村老榨坊非遗文化参观教育活动

加强党组织引导,发挥家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持续开展“十佳婆媳”“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广泛宣传全国五好家庭董丽家庭廉洁治家典型事迹,将良好家规家训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融合,充分发挥其教化引导作用,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增强广大村民以幸福“小家”汇成美好“大家”的主体意识,形成“家庭和、家教优、家风正、家园美”的良好氛围。

探索产业发展路径 共谋湾组建设“金元宝”


郑勇创办的鸿桥服饰有限公司

该村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实现村企联动共致富,让群众腰包更充实。致富党员带头人郑勇发挥党员模范岗作用,依托鸿桥服饰有限公司开设服装技能培训生产车间,带动周边180余名群众就业,使群众实现务工不出村,致富在村中。

何辉的肉牛养殖场

为有效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集体存量资产,由村党支部牵头,发动党员中心户和“一约七会”党员群众代表,在湾台“户户走”逐一上门征求群众意见、宣讲政策,最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和配合,采取村级自主经营、租赁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改造老旧门面房10间;回收十组12亩遗留集体土地并种植优质白杨树苗580棵;回收集体林地55亩引进林地养鸡项目;整治废旧坑塘30亩,全力支持村民何辉发展“肉牛—鱼“循环养殖模式,年效益200余万元,带动本村10余名村民就业增收,5户村民养牛致富,年集体收入增加2万元。

红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从湾组群众的利益出发,以“共同参与”为出发点并保持紧跟时代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湾台治理新载体,组织党员群众携手共建,打通乡村治理微循环,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牢牢把握“五共”理念内生动力,依托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努力做到让湾组环境美起来,让群众口袋“鼓”起来,让文明新风树起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