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区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暑,以统筹城乡发展、造福人民群众为出发点,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全面长效治理为目标,以切实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水平为导向,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河长制和次级河流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要求,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全面治理,加快形成人居环境与乡风文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建设整洁卫生、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建立一个统筹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建立一套运行机制、完善一套工作制度、健全一套保障机制的"五个一"要求,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有完善善的监管制度”。按照"各方联动、全民参与、集中整治”的原则,建立以“市场保洁、办事处监管”模式为核心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六无”,即农村房前屋后无零星垃圾,农户庭院无流淌污水,村内、集镇、公路沿线无散放垃圾,河、塘水面无漂浮垃圾,村间无裸土糞便,农田、路边无白色垃圾。确保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得到集中收集处理。全区配备4500个垃圾桶,18个垃圾箱体,14台收运车辆,建立9支清运保洁队伍。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领导小组。成立熊口管理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管理区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经济发展办、农办、环保科、各办事处、公司、棉纺厂相关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全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定期研究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中的有关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环保科,负责日常工作。各办事处、公司、棉纺厂相应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各自辖区的具体工作。
(二)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运行机制。管理区制定《熊口管理区农村生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各单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各单位良好运行机制。有效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按要求投放至垃圾桶。建立垃圾桶及时向垃圾箱转运机制,确保垃圾不沉积。合理规划设置垃圾桶(箱)位置,在设置垃圾箱(桶)时应合理规划,不得影响村民正常生产生活,应设置在钩背车和三轮摩托车可以正常通行的道路旁,且应方便操作、与道路相连接。
(三)完善工作制度。各单位应按相关要求和程序,建立村(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村规民约》,建立垃圾清运保洁人员的考核、淘汰制度,与清运保洁人员签订协议,明确责任,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原则上垃圾桶内要做到日清日结,对量少的可以适当延长收运间隔时间,但最长不得超过三天,且不得产生腐烂异味,不得影响附近村民,保洁员责任区房前屋后、道路、沟渠无白色垃圾。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建立整洁庭院、环境卫生示范户等评选制度,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四)健全保障机制。建立考核机制,管理区每季度对各单位工作进行一次量化考核,结果纳入全年目标考核,并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
四、工作时间安排
(一)制定工作方案阶段(3月20日至3月30日)
制定管理区实施方案,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安排部署管理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二)宣传发动阶段(4月15日至4月20日)
管理区组织召开农村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工作会议,制作宣传横幅、宣传橱窗、温馨提示栏、至村民一封信,向群众宣传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意义和要求,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三)实施阶段(4月20日至4月30日)
1、清理存量垃圾。各单位组织力量对区内所有存量垃圾进行彻底清理。
2、开展垃圾箱(桶)基底建设。按农村生活垃圾统筹治理领导小组确定的规划布点,参照基底建设要求和标准由各单位组织实施。
3、正式运行。各单位到管理区统一领取垃圾桶(箱),分别安放在指定位置,居民将生活垃圾投放在就近垃圾桶,保洁人员定期将桶内垃圾转运至垃圾箱,首创公司定期将垃圾箱内垃圾转运至中转站。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是市政府交办的重要工作,是关系农村生活环境的民生实事,各单位是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明确职责。各单位负责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农村生活垃圾统筹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统等协调工作和全区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考核工作。
2018年4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