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口镇位于潜江市中部,东北距潜江市城区16公里。该镇依南北向的东干渠而建,南临襄岳公路,东距东荆河约4公里,北离318国道14公里,镇域102平方公里。共辖24个行政村,两个街道居委会,其中城镇规划控制面积1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人,城镇人口2.1万人。
一、基本情况
熊口镇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被纳入第三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2013年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省21个“四化同步”发展示范试点镇之一,2014年被评选为全国重点镇,2017年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018年入选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2023年被评为2022年度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
1.经济发展情况。2022年熊口镇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16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95361万元,限上商贸企业销售额达22664.4万元、零售额2849万元,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亿元。
2.乡村发展情况。熊口镇拥有耕地面积94890亩,以虾稻共作为主导产业,全镇虾稻田面积约8.1万亩,在赵脑、瞄场建有全国最大2万亩连片“虾稻共作”现代农业基地,养殖专业化水平全市最高。2022年,熊口镇粮食总产量44807吨、蔬菜总产量43287吨、油料总产量2467吨、水产品总产量16460吨,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20元。
3.基础建设情况。2018年-2020年龙虾特色小镇创建期间,总投资约16亿元围绕小龙虾产业完成了全镇整体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襄岳公路北段、运拖公路镇区段等进行改造和沿线的村庄环境和渠道整治,小龙虾综合市场建设,赵脑、瞄场、孙桥等5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建设升级,红军街复建,华山生物科技园扩建,冷链物流中心建设等特色产业服务设施建设。2021年-2022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完善了我镇莲市片和马场片的水利设施。2021年尾水治理项目在赵脑基地建设了虾稻田尾水净化系统。
二、小镇特色亮点
1.产业优势明显。熊口镇龙头企业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龙虾,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获美国通关“绿卡”,出口欧洲、美国,可以达到“在欧美人的餐桌上,每三只小龙虾就有两只来自潜江”。同时,华山公司也从事加工出口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甲壳素衍生制品。其他代表企业有潜江市金浪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潜江凯鑫服饰有限公司等。
2.文化底蕴深厚。红军街内有红二军、红三军、红六军、红七、八、九师等革命旧址,红军军事机关的驻地,襄南革命根据地指挥中心,保存了当年的革命旧址141处,是湖北省指定的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廖汉生来到熊口,亲笔题写了“红军街”街名。民俗文化丰富多彩,镇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汉皮影、荆州花鼓戏、潜江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潜江草把龙灯、潜江木雕等。
3.生态环境优美。我镇水网发达,生态环境优美,景观格局已初步形成。东干渠滨水绿带是镇区的主要绿化及生态廊道,依托现状水系和道路,构建东西向生态绿廊及南北向通风绿廊,联系镇区与外围生态系统的景观廊道,并形成镇区内的绿色风景,在主轴与廊道的交汇处,打造景观节点。重点打造了瞄场村、马场村、新林等省级美丽宜居乡村。
4.创新产业模式。我镇大胆创新尝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通过和农业龙头企业华山公司合作,发展“虾稻共作”高效种养,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走出了一条“三化带一化”的企业、农户、集体合作共赢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华山模式”。原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调研后分别作出批示,“华山模式”是全省典型的农村城镇化样板,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探索,值得复制和推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潜江市考察时,赞赏华山公司“稻虾共作”的生态高效模式,促进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循环农业、效益农业的生动实践,是稻田综合种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
三、配套政策
1.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筑牢“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对象、农村特困人员、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常态化开展预警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按程序识别纳入,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精准分析可能返贫致贫原因,根据监测对象发展需求和能力,分层分类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严守规模性返贫底线。
2.实施“雁阵工程”。以2021年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选拔出26名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致富能人当选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吸纳129名致富带头人、村级后备干部、乡土人才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储备后备干部89人,乡土人才389人,为乡村振兴强核赋能,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3.创新基层管理模式。以马场村为试点,紧扣“群众主体地位”这一重要原则,深入实施“积分+”村民自治管理模式,通过“积分+党建引领”推动决策共谋,“积分+村规民约”推动发展共建,“积分+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建设共管,“积分+人居环境整治”推动效果共评,引导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谋划者、参与者、践行者,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4.落实惠农资金政策。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及时申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创业担保、农村危房改造、特色种养殖补贴、就业补助、高龄津贴、残疾人相关补贴、计划生育相关补贴等系列惠农惠民资金,切实保障群众的财产安全。
四、特色照片
1.龙虾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
2.赵脑基地
3.虾稻田
4.育秧工厂
5.尾水治理蓄水池
6.尾水治理净化系统
7.华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华山赵脑综合社区
9.红军街
10.丁岭中学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