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园林街道工农村迎来了大变样,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徐徐展开。
如今工农村成功申报为湖北省2023年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该村党总支书记肖启华说:“听说要建设和美乡村,村民都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工作。现在村里多处地方正在施工,水泥还没有干透,村民主动加入管护队伍,全村上下一条心,共建和美乡村。”
精心规划 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
为体现工农村产业特色,和美乡村规划以虾-稻产业为依托,融入虾稻文化设计理念,大力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工程,让和美乡村“颜值”更高、“气质”更优。
村口牌坊、尾水河桥上的护栏、文体广场、后庭院院墙、墙面彩绘……在工农村,景观美化提升工程无处不在。优化道路照明设施,192盏路灯照亮夜空,点亮家家户户门前的路。注重零星空地绿化,坚持“有路必有树,乔木带灌木”,栽植绿化树3000余株,补栽灌木,补种草皮,不断增加村庄绿量。
“最大的变化当然是村子变漂亮啦!”村民们聚在新建的乡村大舞台广场前讨论,看着新修的凉亭、停车场,重新刷漆的篮球场,脸上掩不住的笑意。
聚焦问题 切实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路面破损问题能解决吗?”“下雨天积水的问题呢?”“垃圾站清运不及时,夏天气味太难闻了!”村里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村民对和美乡村建设也越发有信心,纷纷提出自己的“烦恼”。
村“两委”的肯定答复,给村民吃下了“定心丸”。
说干就干,村里主路基础好,就着手解决塆组支路路面破损问题,同时进行了门前景观改造提升。下雨天积水严重,就对下水道进行疏通,并在易积水地段新修排水沟,方便村民雨天出行。原来的垃圾站点靠近住宿区,就重新选址新建,聘请保洁人员每日清运,将原来的垃圾站点改造为口袋公园,既解决了住宿区异味大的问题,又拓展了村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村民的评判标准很直观,‘面子’颜值提升了,‘里子’问题解决了,建设和美乡村就是件大好事。”肖启华说,“我们还准备免费为家家户户装上晾衣架,统一在后院进行晾晒,便捷又文明。”
以心焕“新” 共同缔造和美乡村
和美乡村建设不能闭门造车、故步自封,前期村“两委”赴仙桃、京山等地基础较好的和美乡村试点村“取经”,随后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先后召开民主议事会3次,组织“家门口板凳会”2次,村“两委”多次走访入户,党员、群众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施工队进驻后,为方便用电,附近村民主动将施工用电接入自己家中,毫不计较多出来的电费。眼看和美乡村试点快到验收阶段,党员带头,家家户户开始打扫房前屋后卫生,清理杂物垃圾,村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大大带动了村民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党群同心,同向发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园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工农村交通便利,三面环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好工农村区位优势,打造近郊农业观光旅游综合体,与周边红军贺龙纪念碑、新老红军闸、旅游度假区“百花岛”等景点连点成片,形成和美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