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走这几条路去收庄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最怕车轮一滑连人带车翻进沟里。现在好了,新修的水泥路又平又稳,运粮车能一直开进田埂边,省力又安全!”
近日,园林街道袁桥社区东荆大堤旁,农户李师傅驾驶运粮车行驶在新修的水泥路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当前正值稻谷成熟季,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蜿蜒于农田与大堤之间,成为农户交口称赞的“丰收保障线”。
袁桥社区作为城乡结合型社区,大部分土地已完成征收,但东荆河外滩仍保留连片农田,是不少农户重要的生计来源。通往滩田须经东荆大堤,堤上有七条农耕必经之路。
2022年,借助汉江堤防加固工程,其中三条道路已得到修缮,但剩余四条因常年雨水侵蚀,路面坑洼、沟壑纵横,不仅行走困难,农用车侧翻事故也时有发生,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社区迅速启动民生实事响应机制
坚持“居民事、居民议”
将民主协商与监督贯穿始终
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广泛征集意见,从路面宽度、混凝土标号到施工周期,每个细节都充分凝聚民意。同时成立居民监督小组,全程跟踪资金流向、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确保“钱用在刀刃上,路修到实在处”。
为赶在9月中旬稻谷收割前完工,社区抢抓8月末大豆、芝麻收割结束后的空档,全力推进工程。仅十余天,4条总长300米的坑洼土路便焕然一新,平整的水泥路面搭配配套的排水沟渠,使道路的抗冲刷和通行能力显著增强。
与此同时,农田另一端,挖掘机轰鸣作业,多年淤塞的灌溉渠疏挖工程也在同步推进。此次共计疏浚沟渠15条、总长超5000米,实现外滩农田灌溉区全覆盖,为秋冬播种筑牢“水脉保障”。
此前,这些沟渠因长期缺乏清理,杂草蔓延、淤泥沉积,雨季涝、旱季涸,严重影响收成。在制定疏挖方案时,社区坚持“一线工作法”,邀请老农和种植大户共同勘测规划,根据不同地块的灌溉需求确定疏挖标准,力求实现“水系畅通、精准灌溉”。监督小组每日沿渠巡查,严格核验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实效。
从修危桥、装路灯,到如今打通“丰收路”、疏通“灌溉渠”,袁桥社区始终聚焦百姓关切,以民主监督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点滴改变,既解生产之忧,更暖群众之心。未来,社区将继续坚持从细微处入手、于关键处发力,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书写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精彩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