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作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 “最后一道防线”,关系民生冷暖与社会稳定大局。自2025年5月起,园林街道紧扣民生保障核心任务,创新运用 “大数据+铁脚板” 工作模式,秉持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的严谨态度,以 “三个到位” 硬核举措,全面开展低保年度核查工作,切实当好社会救助的 “守门员”、“监督员”、“服务员”,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
宣传培训到位,筑牢业务根基
5月16日,园林街道民政办组织召开2025年度城乡低保年度复核工作会议,辖区24个社区(村)民政专干参会。会上,组织民政专干深入学习了市民政局《关于印发 2025 年社会救助对象年度核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围绕政策标准、工作步骤、时间节点提出 “三个统一” 明确要求,着重强调核查工作聚焦低保家庭人口变动、收入财产、就业状况、生存认证等核心内容,采用 “线上数据比对+线下入户核查” 方式,对2025年4月30日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以及2024年8月15日后在册的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展开全面核查。针对 “渐退帮扶”“单人保” 等政策执行难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剖析讲解,帮助民政专干精准把握政策尺度,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为核查工作高效开展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
工作流程到位,确保精准高效
在核查过程中,严格遵循 “生存认证、入户调查、邻里走访、审查资料、张榜公示” 的标准化工作程序,坚持 “户户进门、人人见面” 原则。详细询问对象家庭收入来源、就业情况、子女教育及医疗支出等信息,实地查看家庭居住环境、生活设施,直观了解其吃、穿、住、用等实际生活状况。同步宣传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各类惠民助民政策,持续跟踪困难群众动态情况。
依托大数据反馈机制,全面、客观比对申请人家庭收入、财产等经济状况。做到核查过程有据可查,为精准救助、按标施保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对“单人保”家庭中劳动力不足、收入下降的,予以调增人员,实现 “应保尽保”;对经济状况改善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依规及时退出保障,做到 “应退则退”,确保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的公平公正。
档案管理到位,夯实工作基础
通过入户核查,补充完善所有救助对象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完整、逻辑关系清晰,及时整理低保、特困等年度复核过程中填写的入户调查表、经济核算表、民主评议表等表格和档案,按照“一户一档”要求健全档案,确保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下一步,园林街道将以此次核查工作为新起点,持续深化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建立健全常态化动态监测机制。以更精准的政策落实、更暖心的服务举措,切实做好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工作,让低保政策真正成为困难群众遮风挡雨的 “暖心伞”,全力筑牢民生保障的坚实防线,托起幸福生活的温暖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