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 ~冰雹灾害及其防御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38265 主题分类: 气象、水文、测绘、地震 发布机构: 运粮湖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24年10月21日 17:20:49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21日 17:20:49 名  称: 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 ~冰雹灾害及其防御

发布日期:2024-10-21 17:20 来源:运粮湖管理区

    冰雹,英文为hail,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不同程度的雹灾。通常北方多于南方,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雹灾是中国严重气象灾害之一,其常常会打毁庄稼,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甚至致人死亡,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那什么是冰雹?该如何防范冰雹呢?



                                     

    冰雹也叫“雹”,是一种天气现象,指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会对农业、人身安全、室外设施等造成危害。

   冰雹一般是在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形成的,这种云被称为冰雹云。

在冰雹云中,上升气流携带着水滴和冰晶运动,其中一些水滴和冰晶并合冻结成较大的冰粒,形成冰雹胚胎(简称雹胚)。

当雹胚重量无法被上升气流托住时即往下降,降至水汽充足、温度不够低的区域时,雹胚与过冷水滴缓慢冻结,雹胚外部形成一层透明冰层。之后其被另一股强大上升气流抬升,进入到水汽较少的低温区,与过冷水滴快速冻结,空气来不及溢出,在外部会形成一层含有气泡的不透明冰层。如此反复进行,冰雹形成透明、不透明冰层的相间结构并且越变越大,直到上升气流支撑不住时,它就从云中落了下来。

冰雹形成流程图

冰雹:雹胚+透明+不透明交替冰层

(1)冰雹预警信号分为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冰雹橙色预警号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冰雹红色预警信号标准:2小时内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的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雹灾。

(2)防御指南

    ①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工作;

    ②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

    ③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④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⑤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雷雨大风灾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