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处将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市三级干部会议,大力实施“工业立处、项目兴处、招商活处”的工作举措,加快打造“四化同步主战场、产城融合的先行区”,推动我处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融入都市圈、建设示范区、冲刺五十强”贡献杨市力量。
一、加快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为尽快消除2022年疫情给工业企业带来的重创和影响,推动企业重振旗鼓再出发,我处积极创新工作方式和举措,做好要素保障,全力推进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冲刺“开门红”,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处32家规上企业,在建的7个招商引资项目(以纯项目、纹莱项目、利胜项目、安井二期项目、中材项目、永电项目、天恩项目)全部复工复产。
主要举措:一是做好服务保障。制定《处领导包联企业和项目工作方案》,实现“四上”企业和重点招商引资在建项目全覆盖,点对点服务,积极收集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做好要素保障。为缓解企业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我处组织专班在年前收集企业的用工缺口,印制岗位需求宣传册,同时,组织村居收集返乡人员就业意向。正月初八,我处开通新春就业直通车,搭建用工、就业平台,面对面进行双向选择,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引导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三是营造发展氛围。正月初十,我处借助全省项目集中开工的契机,在杨市分会场举行了易通易达开工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有力的推动了全处企业和项目复工复产的进度,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为全处“开门红”工作取得了先机。
二、分解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
为确保全年目标计划顺利完成,我处对目标任务进行了认真分解,细化到月。同时,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统计的规范要求,我们将计划明确到项目,确保任务完成有支撑。今年,我处主要经济指标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固定资产投资30.5亿元;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不低于25%;限额以上商贸增速不低于2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不低于40亿元;净增“四上”企业不低于8家;高新企业认定不低于8家。
主要措施: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重点围绕绿色食品、纺织服装、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主导产业强链补链,精准发力,按照全市产业发展布局,积极谋划,着力打造特色鲜明、亮点突出、专业引领的工业园区。一方面,对外招引新的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后劲。今年计划走出去24次以上,请进来50次以上,确保全年签约9个项目以上,亿元以上入库开工项目达到10个;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技改扩能,提升质效,推动10家以上工业企业技改;再一方面,盘活资产激活存量,对纳入闲置资产处置的项目,“一企一策”推进处置工作,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强化运行调度。加强数据监测调度,盯紧经济运行指标调度,综合协调,保障企业平稳运行,认真摸底全处的经济增长点以及预警信息,科学有序的组织生产,确保顺利实现年度经济运行目标。预计安井食品新增产值3亿元;楚虾王、安润、仙谷旺、好彩头、江赫等企业分别新增产值2000万元以上;纹莱服饰、永电电气、利胜智能、松林制造拟新入规,预计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
三是强化项目建设。始终坚持项目建设为王,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认真梳理在建项目,形成项目建设清单,明确项目建设时限,倒排工期,加强督办和服务,推进项目建设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当前,我处调度的在建招商引资项目9个,总投资36.538亿元。其中,商业项目2个,分别是天恩总部项目、中科科创生态城项目;工业项目7个,分别是安井二期项目、以纯项目、纹莱项目、利胜项目、中材项目、永电项目、聚一虾项目。除聚一虾项目外,其他工业项目年内会陆续投产。
四是强化主体培育。对照年度“四上”企业新增任务,做好调研走访工作,建立“四上”企业培育库,保持紧密的跟踪和服务,聘请第三方加强企业的财务指导工作,确保第一时间达标、第一时间申报、第一时间入库,第一时间贡献GDP。
五是强化营商服务。坚持发扬店小二精神,实行保姆式服务。实行项目秘书服务,安排专人全程帮办手续,跟踪服务,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用水、用电、用气、用工等重要要素需求;建立杨市街道办事处领导包联项目机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提供服务,及时解决问题;强化政策兑现,对履约项目及时申报奖补政策,第一时间履行合同约定,打造诚信政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