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渔洋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东进南扩、产城融合,四区联动、全域振兴”战略部署,突破“口子老镇、农业大镇、小弱集镇”三大镇情,以“打造潜东南绿色生态乡镇、农业现代化领军乡镇、宜居和谐幸福典范乡镇”为奋斗目标,务实重行、乘势快上,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
截止10月底,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00万元,同比增长20%;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7亿元;完成税收收入875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04元,同比增长8%。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经济发展呈现新亮点
1、工业项目快速推进。按照工业“三三三”要求,我镇成立招商专班,全面收集在外成功人士信息,积极引进劳动密集、环保型、税收贡献高的企业和项目。今年,我镇重点推进三个项目,一是由潜江市汇盛环保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万吨新型木质纤维项目,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年底实现试生产。二是由潜江市乐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驾考中心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主体建筑建设。三是由湖北顺盛建材投资建设的年产23万m³预拌混凝土及5万m³装配式建筑构件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前期手续办理,预计11月份进场施工。
2、现代农业逐步壮大。扎实推进“旱田种菜、水田养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新建、提档、改造、帮扶”四种措施,基本完成3个万亩、10个千亩虾稻基地和1个万亩西兰花基地建设任务。大力推广机收、机播、机管等农机化先进技术,提升机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目前,全镇水稻机收面积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72%。玉米机收面积1.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99%。油菜播种面积0.7万亩,西兰花移栽面积1.5万亩。秸秆粉碎灭茬全量还田5万亩,秸秆机械打捆回收利用2万亩,综合利用率达到91%。争取资金153万元,继续完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江岔垸万亩虾稻共作基地配套设施,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镇农业逐步走上产业化、智慧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新突破
1、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开展“迎大庆、保军运”维稳工作,落实“北京清零”、“武汉清零”。以创建“平安渔洋”为契机,纵深推进信访维稳、扫黑除恶等工作,全面提升“一感一度一率一评价”。截至目前,全镇选聘专职人民调解员110名,摸排矛盾纠纷信息140条,成功调解99件,其中重大典型纠纷4件。建立渔洋重点群体、重点人员信息库,录入7名解聘民警、34名两参人员、70名民师、38名计生后遗症、185名吸毒人员、38名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114名近三年刑释矫正和近5年刑满释放人员以及镇级重点人员基本信息,实行专人包保,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联合纪委、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摸排,精准收集问题线索9条,已处理8条。侦办涉黑涉恶刑事案件3起,刑拘8人,逮捕8人,起诉7人。侦办涉黑涉恶治安案件5起,治安拘留6人。扎实抓好人民武装工作,铸就维护社会安定的坚强柱石。今年,我镇向部队输送优秀青年9人,其中大学生7人,大学生比例创历史新高。高标准、规范化开展民兵整组工作,建立50人编制的油料保障连和30人编制的应急排。开展民兵集训3次,组织20人参加市级民兵训练,并荣获“优秀单位”称号。
2、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主要体现在“四个最”:一是扶贫项目最多。2016年以来共申报扶贫项目71个,总投资3988万元,其中2018年争取项目12个,已全部竣工验收,2019年共争取项目18个,总投资840万元,均已完成招投标,其中除行业部门主管的2个项目未开工外,剩余项目已完工9个,在建7个。二是惠民政策落实最多。今年以来,为中小学、幼儿园613名贫困学生发放教育补助32.7万元,发放雨露计划资金17.6万元,为148名贫困学子免去学费15.6万元,发放助学金21.8万元;为197户贫困户申报小额贷款985万元,为857户贫困户申报特色种养殖补贴,为37户困难家庭成功申报防贫保;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回头看”等活动,建立问题“收集—汇总—解决”工作机制,为14户贫困户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将7户贫困户补纳进2019年危房改造计划,为17名贫困学子补发了教育补助。三是产业带动最好。在吉信家园、伍家洲等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贫困户利用冬闲田开展西兰花种植,并逐步朝“莴笋-玉米-西兰花”种植模式升级转变。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江岔垸万亩虾稻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全镇以村为单位整村推进虾稻共作,虾稻产业达到空前规模。截至目前,全镇虾稻面积和西兰花面积分别达到5.7万亩和1.5万亩,产业扶贫户数1480户,其中发展虾稻1035户,发展西兰花445户。四是整改力度最大。根据中央巡视、国考、省考反馈的问题,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上级清单及平时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改。截至目前,45条中央巡视反馈问题、16条国考反馈问题、15条省考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3、铁腕整治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对接美龙公司,配备专业保洁人员125人,垃圾清运车58辆,实现清洁家园市场化。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卫生死角760余处,打捞河面垃圾20万余方,妥善处理房前屋后堆积物840余处,村头村尾干净通畅。强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拆除关停禁养区24家养殖场,完成35家规模养殖场“一场一策”整治工作,督促83家规模以下养殖场配套沼液袋设备,做到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实现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利用全覆盖。扎实开展夏秋两季禁烧工作,3个镇级巡查专班、29个村级巡查队伍、420名禁烧“三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严厉打击焚烧行为,全镇未出现一处大的火点和黑斑。规范使用3座集镇公厕和28座农村公厕,并安排专人管护,扎实开展3917座农村户厕排查整改工作,花大力气消除“问题厕所”,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完成大苏湖核心区退池还湖工作,通过搬迁清场、湖底清淤、加固围堤、绿化美化、设施配套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大苏湖面积和水质质量,生态管护步入常态化。
(三)民生事业迈出新步伐
1、社会保障全面升级。重新审核确定农低保1025户、2544人,城低保114户、229人,每月发放低保金超过75万元。动态调整特困供养人员162人,其中分散供养五保户89人,集中供养五保户73人。对272户困难家庭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发放救助金50.8万元。为1100名残疾人申报重度护理补贴和困难生活补贴,发放补贴资金超过30万元。为554户重点困难对象发放冬令春荒救灾资金29万元、棉衣棉被500余套。完成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挂牌及人员配备工作,对全镇802名退役军人进行信息采集,一户一档建立资料台账。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通村公路9.4公里,涉及横堤、火港、刘桥、文桥4个村,目前已全部完工。通过积极争取,公交一体化项目已纳入2020年规划,预计4月启动,7月通车。制定天然气一体化管网铺设方案和运营预算,下一步将积极筹措资金,整合项目,争取项目早日落户。投入300万元,新建集休闲跑道、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于一体的文体广场,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完成1100米园区路、建新路破损路面恢复。投入15万元,完成渔洋大道人行道升级改造。投入40万元,完成240国道陈桥段净、绿、亮、美工程。投入380万元,完成江岔垸虾稻基地高低压电力配套。投入20万元,对镇管涵闸、泵站进行检修,确保安全度汛。争取资金1700万元,实施从家片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高湖、新台增减挂钩项目,文桥、五洲、横堤、渔场等村占补平衡项目,大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3、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积极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春节迎春会”、“五月的鲜花”、“七一主题画展”、“爱在夕阳红·浓浓敬老情”、“红色教育”等活动,组队参加了“诵读潜江”、“舞动潜江”等市级文体活动。成立了渔洋镇文学艺术联合会,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以文化人,凝心聚力,让文化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大力开展拖船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传与建设,共接待省、市记者采访6批次,单位及社会组织参观300多批次,共约3万人次,老党员讲课和爱国教育年均达100课时。
(四)基层党建再上新台阶
1、两学一做常态化。充分利用“苏湖之声”公众号和“党员之家”微信群,时时推送我镇学习教育动态。积极开展“送党课、下基层”活动,要求每名总支书记和驻村干部为支部讲一次党课。组织各支部每月15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严格落实六个基本动作,鼓励创新自选动作,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学”、“促”、“做”的积极性。今年以来,通过平台载体发送学习资料、视频50余篇,55个党支部共召开支部主题党日活动550次,讲党课330次,其中利用可视化工作平台讲党课4次。
2、党组织整建制度化。以每年3月-5月为节点,连续三年开展党组织整建月活动。按照整建月“建、述、评、训”要求,指导全镇党支部设置党小组91个,分片区召开支部书记述职大会,班子成员、片长、总支书记进行了点评,指出各村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向全体党员通报党员积分情况,并按照评星标准进行党员评星,共评选出“三星”党员203名,“二星”党员754名,“一星”党员284名。以镇委党校为依托,开展农村党员进党校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目前,已开设讲座12场,参学人数达1300余人。
3、“三大平台”品牌化。为深入挖掘党建新潜力,激发党建新活力,打造党建区域性品牌,今年我们对“三大平台”进行了优化升级。进一步细化积分制管理手册,重点量化党员现实表现,提升党支部的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充实党校师资力量,开设新课堂,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实现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进一步优化更新可视化工作平台,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员培训,简化操作步骤,提高会议效率和工作质量。
4、主题教育亮点化。结合全镇实际,制定了《渔洋镇“1+3”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将主题教育贯穿脱贫攻坚、环境治理、安全维稳工作始终,用主题教育活动成果指导全镇重点工作,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利用“千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党员解难题”调研活动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围绕“守初心、担使命”专题,检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作交流发言,共查摆问题96条,其中镇党委班子及班子成员个人问题36条,立行立改16条。召开全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湖北最美警察”、水陆派出所副所长陈龙和“全国最美家庭”、渔洋中学教师李太良分享他们的先进事迹,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标杆,自觉检视整改,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从严治党打开新局面
1、干部作风切实增强。利用农闲时机,组织开展干部作风春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扎实开展“一规则、两制度、三办法”学习讨论,进一步完善“三合一”人员和基层纪检信息员学习教育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队伍的能力素质和政治素养。通过每月支部主题党日、理论学习、青年干部读书班等活动,开展了《条例》、《监察法》专题学习,组织参与党规党纪知识测试700余人次,全力营造了“学纪律、守规矩、讲奉献”的浓厚廉政氛围。坚持开展以“白天你忙活,晚上我来访”为主题的“夜访”活动,新闻稿《潜江渔洋镇干部夜访获群众点赞》被新华网、网易新闻纷纷转载,《夜访,访出了一片真情》在湖北《党员生活》杂志刊登。今年,通过夜访活动共收集村组干部作风问题5个,组织处理5人。
2、执纪问责精准有效。深入开展信访件“大起底”活动,对2018年以来的信访举报件进行逐条梳理,认真排查,对调查不仔细、资料不齐全、了结后仍有举报的4个信访件进行了重新调查核实,切实做到每个信访件见人见事,经得起群众检查。针对常规巡察、扶贫专项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深挖细查,重点查处党员干部强揽工程、侵占集体财产等侵害群众利益的纪违违法行为,目前共立案2起,党内警告2人。坚持不懈“四风”,深入村组、旅馆、麻将馆开展明察暗访。今年,共开展了不打招呼、不定路线的“四风”问题检查3次,批评教育2人,诫勉谈话1人。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渔洋的镇情: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束缚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能力和水平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工作作风和服务还不能让群众完全满意。下一步,我镇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强化工作举措,以问题为导向,抓细抓实全年目标工作任务,奋力谱写江汉平原振兴发展高质量示范区的渔洋篇章。
2019年12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