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渔洋镇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共识,引导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向、同行,加快推进“一星四镇”建设,努力营造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为潜江“加快打造‘一城三基地’,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贡献渔洋力量。
一、把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向深入
1、切实加强和改进以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干部为重点的理论学习和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渔洋镇机关各类活动安排方案》,坚持利用每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每月第二周和第四周晚上的机关学习活动、干部培训班、周一晨会等开展党的二十大理论学习,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创新学习方法,用趣味问答、知识竞赛等更加生动的方式,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做到学习跟进、行动跟进,更好地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并适时开展专项检查,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检验学习成果。
2、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好主题教育专题研讨,加强对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新理论的宣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成果转化运用,围绕全镇经济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土地流转、十四五水利工程、乡贤组织建立、资产改革等重点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选好一批重点选题,深入一线了解真情况、研究真问题、采取真行动,利用“塆台夜话”、调查走访、群众座谈等多种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咵天说事”,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意愿,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多部门联动会商研判,建立发现问题、研讨方案、解决问题、形成机制的工作闭环,开展现实问题和对策研究,力争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现实依据。
二、加强引导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4、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把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体现到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之中,领导班子成员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全面扛起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党委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5、持续加强与省、市级媒体沟通联系,积极挖掘各方面工作亮点,做好我镇在新闻媒体上的供稿工作,力争全年发稿400篇,全方位讲述渔洋好故事、传播渔洋好声音、展示渔洋好形象。
6、进一步加强新闻发布工作,完善全镇新闻发布工作体系。围绕镇党委、政府重大部署、重要政策和重点工作,积极组织新闻发布活动,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众关注热点问题的公开,客观公布事件进展、政府举措、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等,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推进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掌握舆论主动。
三、加强网上正面宣传,营造健康和谐网络空间
7、积极策划开展网络宣传活动,加强正面热点、先进典型等新闻选题推送,挖掘群众身边小事中的闪光点、动情点,提高新闻宣传质量。宣传主题上,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建设”年,突出我镇党建引领、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等工作,充分挖掘拖船埠红色文化和潜江花鼓戏等非遗文化,着力增强党员群众的文化自信。宣传方式上,坚持内外网宣统筹兼顾、加强与市内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充分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以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把渔洋故事传得更广、更远。积极发挥“苏湖之声”微信公众号、政务公开平台、各级各类微信群等舆论阵地的作用,对网络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对突发事件加强引导,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正能量传播到千家万户。
8、加强网军队伍建设。根据前期市委网信办下发的工作提示,通过培训,努力提高网评队伍的政治站位、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进一步明确骨干网评队伍考核办法,提高网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定期组织专班对镇级公众号“苏湖之声”、视频号、门户网站以及渔洋镇官方抖音号内容发布进行排查,实时监测评论互动情况,及时发现化解网络舆情,杜绝恶意煽动负面情绪的现象,严守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9、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在学校、景区、村部、集镇等重点场所电子显示屏继续宣传普及“24字”,把全方位覆盖与抓好重点人群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表率作用。
10、按照文明城市创建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发动多方力量,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打造江汉平原水乡园林精致之城”要求部署,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持之以恒推动文明创建为民、惠民、便民,不断巩固扩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组织开展好家风系列建设活动,继续抓好“潜江好人”、“荆楚最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示范户”“荆楚楷模”“道德模范”等的选树、学习和宣传活动。
11、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紧围绕构筑道德风尚建设高地目标,加强舆论环境、文化氛围、法制环境建设,抓住“德、美、礼、心”等工作重点,注重贯穿、结合、融入,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努力构建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希望家园”活动,加强在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五、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渔洋文化发展繁荣
12、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渔洋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拖船埠革命老区红色血脉,联动镇文化站做好文艺作品创作展示,推动文艺工作迈上新台阶。
13、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益,继续推进镇级文体广场建设,完善现有文体广场基础设施建设。
14、积极整合和充分利用好基层组织现有活动设施,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文艺表演、“清明诗会”、送电影下乡、送戏下乡、广场舞比赛、篮球比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5、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支持动员我镇村民群众参加“舞动潜江”、“诵读潜江”“潜马”等市级文体比赛,展现渔洋精气神。
六、加强宣传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水平
16、加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领导班子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主体,明确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支部书记是所属单位第一责任人,提高政治意识,增强导向意识,树立担当精神,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守土有责、敢抓敢管,全面落实党管意识形态原则。
17、把提升能力素质作为宣传思想队伍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加强各类干部人才培训,开展宣传文化系统各类干部培训。依托青年读书班,深入开展“青年走基层 建功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专题调研活动,积极探索提升工作质量的方法,寻求破解疑难杂症的经验,不断推进我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促进渔洋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4年3月16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