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推广普及《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增强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参与意识,提高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食品放心消费环境,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深入宣传《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消费者的食品药品安全维权意识和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积极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宣传内容及任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
3、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典型案例。
4、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及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基本知识。
三、宣传形式
1、现场宣传咨询。设立食品安全宣传咨询台,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宣传资料;公布举报、投诉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超市、餐饮单位、学校门前以及主要街道挂宣传标语、条幅等。
2、传授食品安全知识。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传授食品安全知识,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到各层面;在学校的普法教育中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在单位、学校和企业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参加一次《食品安全法》培训活动,切实做到进单位、进学校、进农村,切实提高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工作要求
1、要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宣传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实施,结合实际开展活动,确保宣传活动落到实处,组织严密,不走过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参与气氛热烈,宣传到位。
2、要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的投入,通过印发科普读物、宣传材料、开辟宣传专栏等形式向全镇居民提供食品安全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宣传活动要突出主题,贴近生活,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