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头雁”、培“强雁”、育“雏雁”……今年以来,竹根滩镇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雁阵工程”,形成了“头雁领航、强雁跟飞、群雁齐追”的“雁阵效应”,“雁阵丰翼”引领乡村振兴奋发齐飞。、
“头雁”领航,“后进村”嬗变“后劲村”
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发展的主心骨和掌舵人。夯实基层党建,发挥村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就是给乡村振兴装上了一个强劲的“火车头”。
该镇通过设立“名书记工作室”,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导师库,“头雁”及“强雁”书记为固定导师,通过导师会诊破难题、镇村书记交流会、乡村书记论坛等方式,整体提升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素质。
走进沙街村,“美丽乡村沙街”的石牌耸立在村头刷黑的平整宽阔主干道上,村口公园、中心广场、堤边公园干净整洁,四周青翠自然、屋舍俨然,仿若步入了一幅美妙的新农村锦绣图。近年来,村党支部书记张书义发挥“头雁”作用,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成一支让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党支部,他带领支部充分发挥“双带”作用,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积极争资引项,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让“后进村”蜕变一跃成为“后劲村”。
杨林洲村党支部书记刘波涛也是该镇4个“头雁”之一,他所在的村是比较典型的基层治理难点村、集体经济“空壳村”。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通过逐户逐人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推动3000余亩连片外滩田流转为乐事薯片种植基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20万元。随着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老百姓对村级组织更加信任更加支持,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凸显。
“强雁”跟飞,在“风雨”中提升助航能力
记者见到双桥村党支部书记关业中时,他刚忙完该村2000多亩土地流转的相关工作事宜,谈起“当村官”的感受,他说,“基层工作纷繁复杂,既要吃透上情,又要熟悉下情;既要懂经营会致富,又要和风细雨地做好群众工作,有时确实感到力不从心,必须时刻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任书记短短两年,面对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关业中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应对,合理调整工作岗位,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坚持做到人尽其才,提高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逐步形成。目前,该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5万元,打造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新农村画卷不再是梦。
和关业中一样,康岭村党支部书记刘益标、王拐村党支部书记张生科等8名新选树出来的“强雁”,都鼓足了劲想提升自己村的综合实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今年以来,左桥、田店、回龙、康岭、仁合、潜河等集体经济“空壳村”,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5万元。
“墩苗”培养,为“雏雁”振翅蓄力
“我觉得基层工作特别锻炼人,现在镇里对村干部的培养路径根据各村情况‘量身定制’,科学又细致,对于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心里清清楚楚,大家现在都是卯足了劲地干,生怕被人赶超了。”竹苑社区党支部书记邓丽梅说。
今年,该镇辐射推动全镇51个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选育了62名青苗型“雏雁”。为育优育强“雁阵”,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利用“镇委党校+2个教学点”等教育平台,通过开展交流会、观摩会,由“头雁”“强雁”向“雏雁”传授经验、交流心得,提升村级后备干部能力水平,为村“两委”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保证“雁阵”持久高飞远行。
“我们就是要通过健全完善‘选育管用’一整套机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村级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扎实推进“雁阵工程”,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打造“景美、业兴、民富”的乡村振兴“竹根滩样板”,努力为“冲刺五十强、建设新潜江”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