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例一:“听家里人说,2024年村里开展了共同缔造活动,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村民们不仅自发打扫卫生清理房前屋后,还组建了广场舞队,既让村庄的形象焕然一新,还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给村子里增添了更多祥和的氛围。”团结村马林芳在村里转了一圈发现,好像很少见到年轻人像前几年一样在村口晃悠,“一打听,原来大部分都在周矶找到工作了,我的发小朱从杰加入了隔壁永丰村的电商团队,把本地特色农产品直接卖到全国各地;还有我表妹王雨晴,从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毕业之后就直接在比帆找到了工作,收入也很稳定呢!”
事例二:今年由街道团工委组织的寒假“爱心托管班”圆满结束,活动期间,陪伴孩子们的除了来自学区的12名志愿者老师,还有2名身份特殊的志愿者,他们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在校生黄雪钰和武汉纺织大学的在校生肖佳杰。两位大学生在托管班认真负责,耐心勤恳,利用寒假时间陪伴孩子们做手工,辅导作业,照顾孩子们午餐,提醒家长每天签到签退。“我付出爱,收获孩子们的信任与依赖,这份珍贵情感将激励我继续投身公益,传递更多温暖。”黄雪钰高兴地说到。近年来,随着志愿活动更加丰富,报名渠道更加便捷,不少寒假返乡大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当中,在实践中积累见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
事例三:外卖服务更加便捷。“前几年我回家,每当蠢蠢欲动想要点外卖时,寥寥几家蛋糕店和鲜花店总会打消我的念头。而这次回家,我看见外卖软件上入驻了许多商家,种类真是丰富。”返乡回家大学生涂戚云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