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坚持做好4件事,驱除寒气(转)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01530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周矶街道办事处 发文日期: 2025年01月13日 10:50:31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1月13日 10:50:31 名  称: 冬天坚持做好4件事,驱除寒气(转)

发布日期:2025-01-13 10:50 来源:周矶街道办事处

天一冷很多人出现手脚冰凉、遇冷腹泻等问题衣服越穿越厚但身体却总是暖不起来寒气仿佛从身体里往外窜这寒气究竟从何而起?冬季又该如何驱寒保暖,温暖过冬呢?

寒气具有凝结和收引的特性,冬季往往会导致人体的血流速度减缓,血管收缩,从而引发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此外,寒气还会导致肺气变得相对虚弱,更容易患上或加重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冬季会有寒气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自然界气候变化

中医认为自然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因素,寒就是其中之一。冬季气候寒冷,阳气潜藏,阴气最盛,在五行中属水,与人体的肾脏对应,所以中医有“寒气通于肾”之说,也称冬季为寒水当令的季节。

人体阳气变化

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生活习惯的影响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面临工作压力、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这些都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引发畏寒、乏力等多种症状。

综上所述,冬季寒气的产生是自然界气候特性、人体阳气变化、寒气本身特性以及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养生讲究“天人相应,顺时养生”,因此在冬季要特别注重内在阳气的保养和封藏工作,减少消耗,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冬季饮食应注重温阳散寒、滋养阴气、强化肾脏功能,并兼顾脾胃的调养。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