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矶街道:秋收禁烧出实招 田间清爽环境好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36356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周矶街道办事处 发文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16:11:20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10月27日 16:11:20 名  称: 周矶街道:秋收禁烧出实招 田间清爽环境好

发布日期:2025-10-27 16:11 来源:周矶街道办事处

金秋时节,周矶街道的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收割机穿梭在稻浪间,相较往年,轰鸣声中除了丰收的喜悦,再也看不到一缕焚烧的火苗,闻不到一丝呛人的焦糊味——这背后,是街道聚焦秸秆禁烧工作,用一套“宣传接地气、处置有办法、巡查不松懈”的组合拳,把禁烧责任落到了田埂上、心坎里。

宣传先行,让禁烧政策“入脑入心”。自秋收启动以来,街道就把宣传引导摆在首位,不搞“空对空”的口号,专做“面对面”的沟通。每天一大早,10多辆秸秆禁烧专车准时出发,沿着各村主干道、田间小路巡回行驶,车载广播循环播放禁烧提醒,让禁烧的声音响彻村庄每个角度。各村的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揣着宣传手册,主动充当“行走的宣传员”,趁着农户歇晌、吃饭的功夫上门走访,碰到正在田间忙碌的农户,就蹲在田埂上拉家常、讲政策,切实让“禁烧”从“要我做”变成了“我要做”,给秸秆科学处置找“好出路”。“光说不让烧不行,得让秸秆有去处,农户有收益,禁烧才能长久。”街道农业办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动起了脑筋。秋收前一个月,他们就联系了专业秸秆回收合作社,敲定了“收割-打捆-清运-加工”的全链条合作模式——农户收割时控制留茬高度,企业派打捆机紧随其后,把秸秆压缩成直径1米左右的圆捆,再由专用车辆拉回厂里,加工成饲料、生物质燃料,截至目前已完成4500亩水稻田打捆离田,从源头上消除焚烧风险。

严密巡查,把禁烧底线“守得牢”。为了杜绝露天焚烧行为,街道组建了由机关干部、农业专班、村组干部组成的19支联合巡查队,采用“白天全域巡查+夜间突击检查”“日常巡查+重点抽查”的方式,对辖区3多万亩水稻收割农田开展不间断、全覆盖巡查35次,有效遏制了焚烧秸秆行为发生。“以前晚上偶尔能看到远处有火星子,今年巡查队天天在田里转,无人机也经常飞,没人敢烧了。”村民刘建军晚饭后在田边散步,望着漆黑的田野感慨道,“现在空气好了,晚上出来遛弯也舒服,镇上和大队这巡查力度,咱们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服在心里。”

该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紧跟秋收进度,动态调整宣传、处置、巡查举措,用务实行动守住禁烧底线,让每寸土地在颗粒归仓的同时留住清爽的生态与群众的安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