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春的调研规划到金秋的成果落地,周矶管理区以民生需求为导向,交出了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的“高分答卷”。
2025年以来,周矶管理区以“全民健身促健康,和美乡村共发展”为目标,将体育惠民工程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从年初邀请市文旅局调研组深入管理区现场办公,到9月底三大健身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仅用8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从“规划图”到“实景画”的转变,为辖区群众打造了家门口的“健康加油站”。
高位推动——调研指导绘就民生蓝图
年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工会主任伍晓梅应邀带队赴管理区开展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3个社区的4处健身场地,对健身场地的性质、面积、硬化条件及器材需求进行详细记录,并与居民深入交流锻炼习惯及健身诉求。调研组强调,全民健身设施建设要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既要保障实用性,也要注重长效管理,让惠民工程真正惠及民生。
精准落地——三大项目激活社区活力
经过7个月的紧张筹备,包括项目申报、审批、招标和建设,由省体育局援建、市文旅局监制的湖北省全民健身双创工程三大文体项目——兴隆社区和美乡村健身长廊、前进社区健身苑、红旗社区和美乡村健身广场已全部投入使用,覆盖管理区全域3个社区,形成“15分钟健身圈”闭环。
前进社区三队健身苑采用“广场一侧综合训练区+路边便捷锻炼带”双区域布局,设施密度与多样性显著提升,打造出“老中青幼全龄适配、日常锻炼与社交互动兼顾”的复合型健身空间,让居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专业、安全、便捷的运动体验。
红旗社区戴湖三队和美乡村健身广场以“多功能运动+便民服务”为核心定位,实现了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场景的快速切换,东侧设立了全民健身驿站,提供遮阳休憩与全天候锻炼条件,满足全年龄段居民健身、娱乐、交流的多重需求,成为兼具实用性与景观性的“社区文体生活圈”核心载体。
兴隆社区花园小区健身长廊打破传统健身区“水泥硬化”的刻板印象,采用绿色人工草坪替代硬质地面,不仅美观防滑,还能缓冲运动冲击。通过巧妙嵌入花园小区广场两侧,将运动空间与社区环境有机融合,成为居民下楼即享的“嵌入式健身带”。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民生温度——健康红利赋能和美乡村
“以前带孙子没地方玩,现在广场上有滑梯、有健身器材,我们老的小的都能找到乐趣!”前进社区居民李奶奶的感慨反映了大家的共同心声。三大文体项目落地后,日均服务居民超过500人次。
从空地闲置到设施齐全,从居民零散锻炼到群体广泛参与,管理区以新建的三个健身项目和此前打造的争取省市级体育部门支持打建的管理区智慧运动共享健身俱乐部项目为支点,真正更好地撬动了和美乡村建设的文体运动快乐健身“幸福杠杆”。下一步,周矶管理区将围绕“设施运维+活动组织”双轮驱动,安排专人健身器材定期巡检,举办趣味运动会、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让体育设施“活起来”、群众生活“动起来”,真正将全民健身双创工程打造成凝聚民心、助力乡村振兴的优质民生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