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宝,周矶管理区回民村打造绿色循环农业典范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4-47151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周矶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24年12月12日 16:00:37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12日 16:00:37 名  称: 秸秆变宝,周矶管理区回民村打造绿色循环农业典范

发布日期:2024-12-12 16:00 来源:周矶农场微讯

“以前啊,这秸秆处理是个头疼事,不是烧就是扔,现在好了,咱合作社不仅买了打捆机,还直接上门服务,省心又环保!”龙后军望着自家水稻田里即将被回收的秸秆,笑着说道。

在推进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大潮中,周矶管理区回民村肉牛养殖基地正积极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面对全区5000亩水稻秸秆的庞大资源,回民村没有简单地遵循传统处理方式,而是创新性地实现了内部循环与高效利用。

不同于其他地区需额外支付费用邀请外部机械作业,回民村的打捆机队伍每日穿梭于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免费的秸秆粉碎、打捆服务。



据统计,高达70%的秸秆通过合作社自购的9台打捆机,被打捆后,直接供给回民村肉牛养殖基地,作为冬季和初春肉牛养殖的主要草料来源。每头肉牛日均消耗70—80斤草料,全年下来,基地饲养的2300头肉牛即可消耗大量秸秆,既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又降低了养殖成本,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剩余的30%秸秆则留用于虾稻田,培植微生物,进一步促进土壤改良和水质净化,形成了“秸秆—饲料—肉牛—有机肥—农田”的闭合循环链,真正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变废为宝”。
    随着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深入实施,回民村的肉牛养殖业愈发兴旺,生态环境也日益改善,一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周矶管理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收益,更为该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周矶管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农业秸秆资源化利用,探索更多绿色循环农业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让绿色成为我们农业发展的最亮底色。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