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2-20159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周矶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22年06月14日 16:10:06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年06月14日 16:10:06 名  称: 新时代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

发布日期:2022-06-14 16:10 来源:周矶管理区

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领会,指导新时代防灾减灾救灾工作。2018年4月16日,作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有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专家普遍认为,此举将改变以往应急管理中资源分散、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将防灾抗灾成效最大化、最优化。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完善法律法规、推进重大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建筑和基础设施抗灾能力、提高农村住房设防水平和抗灾能力、加大灾害管理培训力度、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等方面进行努力。

  丰富防灾减灾文化。新时代亟需构建具有国际观瞻、本土情怀的防灾减灾文化体系,培育安全文化孕育的土壤。减灾文化是一个群体对待灾害的思想、理念、态度、行为、习惯等的总称,记载了人类历次面对灾难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气质与崇高境界。防灾减灾救灾思想是减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防灾减灾文化内涵对推进我国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需要不断地从灾害中吸取教训,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文化建设,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科学意识和素质,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灾害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奠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坚定“四个自信”,推进减灾科普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减灾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防灾文化的对外输出。

  提升公民防灾素养。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次高、造成损失重。近年来,公众防灾素养不断提升。一方面,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可以不断提升公众防灾素养,培育安全文化,构建安全安心社会;另一方面,公众防灾素养提升后,更加容易理解、支持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公众防灾素养不断提升,参与社会氛围逐渐形成。只有深刻理解了“两个坚持 三个转变”重要论述的内涵,才能让主动防灾、科学避灾、充分备灾、有效减灾成为公众的行动自觉,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风险。

  对防灾减灾宣教工作的几点建议

  开展场馆立项工作。我们要学会与灾害风险共处,笔者认为,以往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多为“关于灾害”的教育,还应该上升为“从灾害中吸取教训”“致力环境减灾”的层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缺乏与首都功能、世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防灾减灾教育类场馆;建议积极开展立项建设工作:北京流动人口众多,首都辐射和带动作用巨大,项目建成后可以惠及全国乃至世界,实现中华优秀的防灾文化对外输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北京及周边地区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破坏性地震等自然灾害,公众普遍存在防灾素养偏低的问题,公众意识亟待提升。因此,急需建设与首都“四个中心”新功能定位相匹配的防灾减灾教育类场馆。我们开展了国内防震减灾科普场馆以及相关综合灾害教育基地实地调研,充分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和调查公众需求,形成了项目建议初步方案。通州区地处京津冀三地交界地区,利用城市副中心建设契机,提前谋划、科学合理布局灾害教育类场馆,是提升城市副中心软实力的集中体现,是造福首都公众的惠民工程,同时发挥北京科普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可以惠及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的公众,同时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的有效举措。在城市副中心建设防灾教育类场馆可以有效地提升区域文化氛围,丰富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内涵。

  开展市民防灾素养调查。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趋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城市各种复杂的风险问题不断涌现,如何针对不断变化的特大和超大城市安全风险变化规律和演化态势,建立健全北京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是当前理论和实践部门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社会韧性是韧性城市重要的组成方面,韧性城市建设的基础就是搞清楚公众的防灾素养现状水平,提高民众意识。

  灾害意识与防灾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进步程度的一种标识。澳大利亚于2000年针对小学生进行防灾素养调查时,调查类别主要为学生的风险感知与对灾害的准备。新西兰在2004年发表的此类报告中,则加入了学生参与防灾教育的程度。学者叶欣诚于2007年对美国、日本与澳洲4—6年级与7—9年级学生,进行防灾素养检测并与我国台湾地区相对比,之后得出一些结论。

  我国灾害教育研究与实践开展较晚,尚无大规模现状调查等研究基础。灾害教育研究大多属于介绍式、呼吁式研究,大多为应景之需,缺乏长效机制;加之理论体系薄弱,灾害教育、宣教工作实践缺乏理论指导;最后,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存在某些问题,教学设计水平制约灾害教育的效果。综上,这些问题导致了灾害教育开展效果不甚理想。

  探讨防灾安全宣传教育新机制。新背景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以及防空减灾以及应急科普如何有机整合值得进一步探索。同时,需要不断整合资源内容,构建全媒体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惠及首都市民。

  链接: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且损失日趋增大,灾害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子;同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联合国兵库宣言》指出:促进将减少灾害风险列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2005-2014年)的固有内容之一;防灾减灾理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应有之义,防灾减灾工作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课题,防灾减灾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灾害教育与安全文化的发展。

  灾害教育可以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培育安全文化。

  灾害教育也可以唤醒公众对防灾减灾工作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也可促使多部门合作,解决灾害管理工作的条块分割现状,促进防灾减灾工作的融合式发展。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