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矶管理区认真落实扶贫十法 确保实现扶贫目标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7069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周矶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16年11月10日 10:06:33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10日 10:06:33 名  称: 周矶管理区认真落实扶贫十法 确保实现扶贫目标

发布日期:2016-11-10 10:06


在市扶贫办领导的重视下,周矶农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精神,立足场情,理清思路,以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现将农场精准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周矶农场位于潜江市西城区,与国有大型企业江汉油田毗邻,面积18平方公里,辖区3个农业分场、1个社区,共26个生产队,人口1.1万余人。2014年建档时,农场贫困户156户303人。2014年 脱贫46户56人,2015年已预脱贫31户56人,2016年计划脱贫47户116人。

二、主要工作

(一)调整领导小组,落实扶贫工作专班

我们调整了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分管民政、城建、教育、卫生工作三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分场党委负责人任成员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扶贫办公室,由3人组成。各分场(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扶贫攻坚领导班子,明确一名专(兼)职扶贫攻坚专干。

(二)明确工作职责,建立扶贫攻坚制度

为有效推进扶贫攻坚,我们研究制定了农场机关、场直事业单位和市直驻区单位党员干部扶贫攻坚结对帮扶8项工作职责和驻村包户廉洁自律制度,目前已印发全区各单位贯彻执行,确保了党员干部驻村包扶工作沿着科学、规范、廉洁的方向前进和发展,是指导全场党员干部具体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助推器。

(三)夯实工作业务,精准把牢基础信息

按照市扶贫办精准扶贫“三大活动”会的要求,着力强化责任,把握时间节点,高标准、严要求,逐分场逐队逐户核查按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了规范的贫困户档案,提高了建档立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群众认可度通过回头看和按照“五看”的方法,参照“八不进”标准,对在册的贫困户进行逐户逐人拉网式核查,采取“五看”的方法,参照“八不进”标准将2户4人纳入2016年一季度脱贫管理。9月份对全场156户303人进行认真清理整改。其中,自查自纠剔除22人,新增24人。

(四)强化组织领导,大力营造工作氛围

一是领导干部亲赴工作一线,亲自参与扶贫攻坚工作主要领导每月下队调研和直接参与扶贫攻坚工作至少2次以上,联系领导和驻队干部每月至少安排3-4天到所联系的队或贫困户家中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农场党委书记刘春霞同志深入到全场所有分场所属每个生产队调研,对全场所有贫困户逐一登门走访,与包保干部和贫困户商量脱贫之策,鼓励坚定信心按期脱贫。全场组织农场机关干部、场直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有关干部、市直驻场单位负责人和分场机关干部及分场所属生产队干部102人投入精准帮扶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扶贫干部力量。二是认真落实“六抓”:一是所有包保干部迅速开展“扶贫十法”等扶贫政策和扶贫规定的学习,熟悉掌握相关政策规定;二是加强扶贫对象精准的进一步回头望检查确认;三是全面加强对档案资料、工作态度、精准施策等工作的整改;四是各办事处、区直单位和管理区扶贫办加强工作调度和工作协调,当前切实抓好扶贫政策贷款等工作落实;五是增强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真扶实助的紧迫感;六是所有包保干部入户登门推进扶贫措施和扶贫规划的重新核定和落实推进。

(五)群策群力,突出重点,拓宽脱贫增收渠道。

一是加大力度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主要包括移民帮扶、移民美丽乡村建设、兴隆灌区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危房改造配套项目资金等)1000万元投向分场,部分正在实施,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贫户脱贫奠定重要的基础环境。是将农场第六批“三万”活动的开展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全场上半年累计筹资(含项目327.3万)427.3万元投入“三万”活动的扶贫脱困。三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扶贫增收。大力开展“三种一养”,即种瓜果、种蔬菜、种苗木,扩大肉牛养殖。发展西兰花、甘南、大白菜等蔬菜种植1800亩,同比增长10%,今年上半年亩平创收10000元以上,发展以大棚西瓜和葡萄为主的瓜果种植2185亩,同比增长35.6%,亩平创收5000元。仅此两项创收2810万元,比上年增收1500万元。发展肉牛养殖,随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养殖牛舍竣工,年新增1500头肉牛生产能力,上半年全场肉牛出栏1816头,同比增长28.5%。新增销售收入500万元。“三种一养”结构调整推动加快发展,促进了全场农业上半年增收增效2000万元。四是农场组织印制农业科技资料2000册,宣传农时生产要点和农业致富新模式、新技术,发至全场贫困户和农村群众,并着重扶持发展绿之魁农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合作社组织,带动贫困户致富。五是农场财政、民政、农业、科技、城建等各有关部门按照对应落实市“扶贫十法”的责任,对在册的贫困户开展了农场精准扶贫基础工作整改,5月份对省审计组下发的64户139人信息进行了认真的核查6月份对在册的贫困户档案按上级要求认真进行整理建档六是全场扶贫包保帮扶干部每周均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和发展需求,帮助推进落实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帮扶措施,积极开展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四送”活动,真诚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其中,全场102名参与包保扶贫的党员干部深入156户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送春联,送春节慰问物资,结合冬令救助、大病救助,帮扶全场困难群众370人,帮扶资金19.3万元。七是积极对2016年、2017年在册贫困户按“扶贫十法”实施扶贫:一是实施发展生产脱贫17户,其中肉牛养殖2户,牲猪养殖1户,饲养家禽1户,肉兔养殖1户,蔬菜大棚种植1户,露地蔬果种植10户,食用菌种植1户;二是推进申报贫困户小额信贷 6  24万元;三是为34户贫困户申报特色种植养殖扶贫补贴资金78494元;是就业帮扶5人;是实施医疗救助53人,其中失能14人,半失能7人,住院治疗12人,长期慢性病享受治疗政策30人;保障教育17人;技能培训(铲车技术)2人,危房改造2户(6间182m2);设施建设1户;救助兜底108人(享受低保政策104人,享受五保政策4人)。

 三、存在的问题

1、扶贫措施执行不到位。上级部门推进扶贫十法进度缓慢,执行不到位,这也是档案资料和佐证材料不全的症结所在,由于没有措施,表格填写没有了根据,佐证材料缺少内容。

2、影像资料收集不全。脱贫成效等影像资料不够齐全,需要补充。

3、未建立村级电子档案。由于如何建立贫困户档案全省没有明确,档案要求和样式经常更换,目前已更换了4次,导致电子档案格式不清,没有建立起来。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按照“三大活动”及处组织的多次基础工作整改培训会相关要求,逐项落实整改内容,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资料的内容;

2、组织办事处之间的交叉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共同整改共同进步;

3、认真做好贫困户帮扶服务。对每户贫困户继续跟踪了解,积极主动服务,严格按照指定的帮扶目标及规划,落实贫困户帮扶措施,力所能及解决实际困难。

4、普及扶贫攻坚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到“扶贫十法”深入人心;

5、认真宣传落实全国扶贫日“10.17”工作,继续抓好潜江市贫困户特色种植养殖扶贫补贴资金及贫困户小额信贷申报工作。

 

                                                                                    2016年108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