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园林街道充分发挥组织引领服务联系职能,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围绕"123"工作机制推进“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走深走实,用心用情促进留守困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围绕主线,精心组织,奏响关爱行动“主旋律”
园林街道召开2024年街道妇联重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要求注重联动各方,广泛动员更多爱心人士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等结对服务方式,就近就便为孩子们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关爱服务。发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困境儿童行动倡议,各方力量加入“爱心妈妈”队伍,持续开展走访慰问、心理关爱、安全防护等结对关爱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浓厚氛围。
畅通渠道,组建队伍,汇聚关爱行动“主阵地”
精准关爱,志愿服务有温度。街道妇联深入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大走访大排查”,建立关爱台账,开展结对帮扶,精准施策,确保每一位困境儿童都能够得到“爱心妈妈”的用心守护。整合各种资源暖童心。注重有效整合资源为结对关爱提供更多支持,加强动态掌握和管理。对街道46名留守、困境儿童进行“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关爱。通过“每半年至少看望慰问一次,面对面谈心一次,与父母或监护人或班主任联系一次,陪伴过一次生日或节日、帮助实现一个小心愿”等“五个一”活动,全面了解结对关爱儿童的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及时帮助解决相关困难,实现困境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三项举措,纾困解困,谱写关爱行动新篇章
用心开展“三访三察”,建立台账夯实基础,精准帮扶。街道推行“摸排—关注—关爱”工作模式 ,定期走访儿童本人、其监护人及所在家庭,详细察看儿童健康、受教育和家庭现状等情况,及时更新重点关注儿童和家庭台账,实行分类管理,推广“N+1”结对关爱形式,努力做到一户一策、精准关爱。为促进关爱可持续发展,建立了常态信息核比机制,根据动态变化及时调整结对关爱对象。街道坚持“公益+志愿”的原则,积极拓展服务项目。一是实施关爱走访。在传统节日前后、寒暑假期间,开展“巾帼送暖”“把爱带回家”“我们的节日”等关爱走访32次,为他们送去衣服、书包、书本文具、羽毛球拍等物资,让留守困境儿童近距离感受到家的温暖。二是实施兴趣培养。通过“驻家”活动、“微爱认领”行动、亲子互动等活动载体,定期开展读书,开办爱心托管班,开设功课辅导、文化娱乐、绘本阅读、趣味手工、红色文化、防溺水安全教育等特色课堂20场,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树立他们良好学习习惯。三是实施心理抚慰。街道聘请专业咨询师,走进家庭、走进学校开展心理关爱讲座,为困难儿童群体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等服务,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成长,提升他们自尊、自信、自立能力。用心搭建服务平台,壮大爱心队伍,精准提升。依托社区(村)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共建家长学校,亲子阅读基地等阵地,组织街道机关女干部,社区(村)专职儿童主任做“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等特殊儿童11名,带动妇联执委、党员干部等积极参与结对关爱活动。
园林街道将广泛动员教师、医护人员、法官、心理咨询师、律师等专业力量,联动辖区院校、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继续壮大“爱心妈妈”队伍,让辖区内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与呵护,有效推动“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走深走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