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街道西堤社区机电花园小区,作为机电公司昔日的家属区,自2007年公司改制后,逐渐转变为“三无”小区,面临着无主管单位、无物业管理、无人防物防的困境。2024年,街道根据市委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要求,该小区被纳入试点范围内,小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西堤社区携手小区党支部及共同缔造理事会,以党建为魂,智慧为翼,开启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升级之旅,积极探索并成功构建了“党建引领+居民共治共管+智慧平台赋能”的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
一、党建引领,党员先行树标杆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强化街道党工委主导作用。实施包保责任制,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驻点西堤社区,领办机电花园小区共同缔造项目。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实地督导与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强化责任落实,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为共同缔造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二是突出社区党组织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和服务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科学制定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方案,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加强与包保单位党组织的紧密联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共同缔造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发挥小区党支部引领作用。优化党支部结构,吸纳年轻党员21名,结合小区14名退休老党员,形成老中青梯队配备,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和战斗力。通过召开小区“圆桌会议”“星空夜话”,收集居民需求清单,制定小区任务清单。四是发挥楼栋党小组示范作用。积极参加小区各类会议,参与选举小区业委会、共同缔造理事会、监事会、评事会等自治组织。五是发挥党员中心户带头作用。实行“一对一”包保服务,党员主动亮身份、当先锋,以包保楼栋为单位,通过“智慧平台”、小区夜话、入户宣传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形成问题清单。
二、共治共管,补齐短板增福祉
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治理模式,全面推动小区从无人治理迈向共同治理新高度。一是精细补缺促清零。针对老旧小区改造遗留问题及历史遗留难题,采取居民自筹与社区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对照问题清单进行落实整改。从增设灭火器、优化监控布局、加装变压器安全护栏,到升级门禁道闸系统、解决路面积水与下水道堵塞等问题,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根本性提升。二是长效管理显成效。建立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清晰界定社区、物业与居民三方职责边界。结合居民实际需求,制定《关于机电花园小区实行居民自治物业的实施方案》自治方案,确立“居民主导、民主决策”的自治新模式。通过三方协同努力,实现了物业费全额收缴,专业门卫、保洁上岗,监控与照明设施全天候运行,外来人员车辆严格管理,小区安全与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三是典型带动提活力。组建居民评审团,开展“最佳志愿者”“最美家庭”“最美车主”“文明楼栋”和“最佳邻里”等创建评比活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共同缔造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发挥“智慧平台”作用,定期公布评选结果,树立小区正能量典范,营造向上氛围,激发居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四是文化赋能增素养。举办“美好家园迎端午”“共同缔造乐生活”等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全市全民洁城专项行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居民家园保护意识,激发居民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智慧赋能,打破壁垒促和谐
充分发挥“智慧社区”的“互联网+”作用,打通数据库与各类生活服务平台的信息壁垒,实现从自治管理到“智能”管理的显著跨越。一是构建智慧社区平台。多渠道筹集资金,升级门禁道闸系统,依托电信公司优化人脸识别系统,提升小区入口人员管理效能。深度整合“智慧社区”平台资源,打破信息孤岛,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与共享。高清监控系统全覆盖,辅以手机与电脑双端的实时查看功能,为居民筑起坚实的安全防线,更在调解邻里矛盾、促进社区和谐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二是优化便民服务功能。持续优化平台功能,创新推出远程门禁控制、帮扶信息快速响应等便民服务。走亲访友的邻里可轻松通过“智慧社区”平台实现远程开门,独居老人及生活不便者可便捷发布帮扶需求,有效促进了邻里间的相互帮助与和谐共处。“智慧社区”APP的普遍使用,实现了小区事务的透明化管理。三是推进智慧家庭系统。未来,社区将围绕“智慧社区”系统的持续升级,重点聚焦于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计划引入智慧家庭系统,包括燃气泄漏即时报警、水电异常监测以及老人跌倒紧急通知等功能,全方位守护居民的安全与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