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粮湖管理区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70074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运粮湖管理区 发文日期: 2018年03月14日 14:52:06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8年03月14日 14:52:06 名  称: 运粮湖管理区 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8-03-14 14:52 来源:运粮湖管理区

2017年,运粮湖管理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教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一体.走在前列”、“决战工业3000亿”、“决战虾稻产业800亿”、“打造城乡建设三大亮点片区”战略部署,以农业高效增收、工业大力招商、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民生保障全面提高、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等工作目标为抓手,切实践行“三提高”标准,不断推进全年各项工作,实现各项指标逐步达到预期目标,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运行健康发展

2017年,全区预计完成社会总产值26.46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产值16.99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农业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4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农业增加值2.65亿元,同比增长5.6%;完成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4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税收600万元(国税500万、地税100万),农工人均纯收入18551元

(二)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

1. 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力度逐步加大。一年来,我区紧紧围绕“水、电、路、讯”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园区项目承载能力。编制了工业小区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配套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先后投入100余万元,完成了园区七南北沟主干道绿化工程(种植紫薇、垂丝海棠、色块等)。架设高压电力线路480米。

2.项目招引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开展“走出去”招商。管理区先后赴北京、上海、江苏、武汉、宜昌等地“走出去”招商24批次,主要就天然矿泉水、装配式新型钢结构、高新磁性材料研发和制造项目、小龙虾深加工项目、生物质水解材料的开发及生产项目、优质无氧铜杆、铜丝加工等项目进行考察洽谈。二是积极实施“请进来”招商。我区共邀请荆州市小胡鸭有限公司、上海海辉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康师傅集团、统一集团、湖北华润有限公司、杭州哇哈哈集团、珠海市城市空间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湖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江钢构有限公司、易高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浙江玉环陆通机械有限公司荆州市祥光磁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天麟铜业有限公司等60批次客商来我区实地考察,合计70余人次。目前,已与江苏天麟铜业有限公司优质无氧铜杆、铜丝加工项目签订了意向性投资协议,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100亩,项目达产后年应税销售额达10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2亿元;与浙江玉环陆通机械有限公司初步达成投资意向,拟在我区投资阀门、水泵产业项目。

3.招商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投资3500万元的潜江市陈溢新型建材厂年产3000万块新型墙体材料项目,主体工程建设12月底完工。投资2150万元的湖北全茂农产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出口3000万枚皮蛋、溢油蛋项目顺利投产。投资3000万元波涛水产综合开发项目,设备已购置安装到位,目前正在试生产。投资4000万元休闲食品面点加工项目,已建成2条生产线,年加工面点25万箱。

4.农业特色高效种养亮点突出。全区建立大片区特色高效农业种养基地4处。分别为:虾稻共作3.5万亩,浅水藕3500亩,大棚蔬菜500亩,大棚四季西瓜800亩;试点示范特色高效农业种养基地4处。分别为:菊花种植200亩,鳅莲共作150亩,水蛭养殖100亩,青蛙养殖150亩。

5.农业基础配套进一步完善。管理区积极争取市政府及市水务部门支持,争取到兴隆灌区配套项目库资金400万元,完成了兴隆灌区新干渠尾水节制闸工程建设。同时,管理区党委针对2016年防汛抗旱中暴露的问题和隐患,筹资100万元,对境内沟渠、涵闸、泵站、桥梁、堤防等进行了整治,为农业防汛抗旱打下了坚实基础。

6.重大动植物检疫性病虫害防控得到强化。管理区农业部门全力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防治,免费发放对口防治药剂,水稻细条病得到有效防控;畜牧兽医站实施严格的消毒灭源措施,全区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率100%;管理区全面实施美国白蛾的布控,设立三个实时监控点,开展三次全区普查,未发现疫情。

7.惠农政策全面落实。2017年,全区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446.24万元;落实2016年度棉花补贴资金1.07万元;落实购机补贴资金7.97万元。

8.农业安全生产狠抓落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打断血吸虫病传染连,11月底全区27头复养全部淘汰。争取市农检中心支持,全区设立标定国家级重金属污染监测点16个,全年对辖区内蔬菜基地、菜场抽检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未发现有农药残留样品。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全区644户虾稻养殖户信息录入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时追踪更新其养殖销售全过程。配合市虾稻产业局开展2次联合突击执法行动,查获、没收并集中销毁过期饲料2.3吨,有效规范和净化了“虾-稻”生产经营市场。

9、城乡基础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筹资100余万元,完成了园区主干道绿化;筹资50万元,完成了背街小巷工程建设7处;筹资30万元,完成了创业路西段扩宽工程;筹资50万元,完成了农贸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筹资20万元,完成了运粮河“刷黑”道路土方工程;筹资50万元,完成了新场办事处红光队生产道路工程。

10.小城镇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全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清运、压缩、对接转运至市垃圾场集中处理,为创建文明城镇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城镇管理形象。二是组织协调相关单位、职能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执法活动,加强集镇摊点占道经营整治和车辆停放的管理,使其规范有序,确保集镇道路交通的畅通无阻和安全。三是严厉打击“两违”建筑。大力宣传管理区严禁“两违”建筑的政策要求,对已发现的5处违规建筑进行制止和拆除处理,有效制止了“两违”建筑的产生。

11.新农村建设再创新亮点。管理区以建设“特色产业富民、农民宜居住房、基础设施配套、农村环境治理、乡村绿化亮化、乡风文明建设”的新型农村为目标,结合危房改造政策,筹资200万元,完成了新场办事处新场队新农村建设。结合文明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南湖办事处申报“文明新村”。

12.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一是率先拆除黏土砖窑厂。管理区接到市里下达关停黏土砖窑的通知后,党委高度重视,积极与承包商沟通,宣讲国家政策,3月份在全市率先拆除黏土砖窑厂。二是全区境内大小河湖实现“河长制”管理。管理区结合实际,制定了《运粮湖管理区关于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实施方案》,建成了管理区、办事处、生产队三级河湖长制体系,明确了管护机构、管护职责、经费渠道、管护标准、考核制度。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河湖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三是彻底整治总干渠流域畜禽养殖污染。年前,我区关停拆除了总干渠禁养区内三家猪场、一家鸡场。4月20日,完成了总干渠限养区内“宏光猪场”整改,达到零排放。7月2 0日,总干渠限养区内群众反应强烈的“蛤蟆洼猪场”实现“清零”转型发展。同时,完成了市突出环境“四大”工作作战部挂牌整改销号。四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区严格按照按市环委会关于燃煤锅炉淘汰或改造的工作时限要求,督促绿亿园、诚盟楚乡两家企业完成了燃煤锅炉的淘汰工作任务,并于8月7日通过了市相关部门的核查验收。五是强力推进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进度。污水处理厂确定在我区建设后,管理区积极承担起属地主体责任,先后召开8次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各方现场解决问题,督促施工方倒排工期,按照建设时限要求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工。

13.民生得到改善提高。一是危房改造抓实。完成了2016年500户农垦危房改造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发放危改补助资金492户738万元。2017年农垦危房改造计划30户,完工率为100%。二是积极开展社会救助。落实大病救助政策,救助109人,补助大病救助资金61559元;开展临时救助,救助75人,发放救助资金71220元。发放城乡低保、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和困难重点优抚对象救助资金34人103880元。

三是积极实施民心工程。新建农贸市场投入使用。计划投资600万元集镇文体广场在进行招投标,11月底开工建设,2018年4月竣工,投资280万元的集镇外环道路和投资160万元的新兴队居民点道路项目在进行评审,12月份开工建设。四是扶贫攻坚全覆盖。管理区明确扶贫攻坚政治任务、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按照“一户一策、工作到村、帮扶到户”的要求,逐户制定脱贫具体方案和脱贫计划,确定“时间表”,制定“作战图”,全面推行“挂图作战”,确保了2017年全区130人真脱贫、脱真贫。

14.人民生活幸福和谐。全区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85%,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5%,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到位率100%,计生协会组织建设到位率100%,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满意率达到98%。新农合参合率100%;按时发放养养老金8088万元;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入学巩固率达100%;坚持宣传教育与严打并重,加大对重点区域的管控力度。积极配合市公安等部门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防范,定期开展治安安全隐患检查,辖区内一般隐患、重大隐患整改率达到100%,未发生重特大治安事件,社会和谐稳定。

15.干部监督管理得到强化。管理区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聚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改革创新、党风廉政建设等,突出工作实绩,建立工作项目清单,实行工作记实制度,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开展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全区开展了不担当、不作为等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整治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不想担当作为等问题。共查处问题3个,党内警告处分2人,通报批评单位2个、乡科级干部4人。通过问责,形成震慑,促进干部务实重行、担当作为,进一步推进全区干部队伍履职尽责、竞进有为。

16.监督执纪问责全面压实。管理区纪委经常性的开展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对干部进行谈心谈话63人次;新干部提拔任前谈话10人。开展警示教育15场1600多人次,组织11个党组织书记和纪检书记进行述职;开展明察暗访7次,转发市纪委通知、通报15份。加强执纪问责。今年以来管理区纪委共受理问题线索14件,查否2件,其中立案4件,办结4件;纪律处分4人,诫勉谈话1人,组织处理7人(谈话提醒),全区工作作风不实通报批评3期15人。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边缘通乡公路建设维护需要加强,如丫张线急待升级改造。

二是自身财力困难,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园区建设进展缓慢。

三是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资源少,税收任务压力大。

四是企业融资困难。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的后续作用,使得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少,导致资金到位、项目引进的难度增大。

三、2018年工作计划

(一)发展思路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战工业3000亿”、“决战虾稻产业800亿”、“打造城乡建设三大亮点片区”重大决策部署,夯实高效特色农业基础,补齐工业短板,加快推进农场改革,努力提高工作能力,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切实提高本领,不断推进全年各项工作,为我市“城乡一体·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2018年全区完成社会总产值29.37亿元,同比增长11%;完成工业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产值5.18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35亿元,同比增长6.6%;农业增加值2.78亿元,同比增长5%;工业增加值5.3亿元,同比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实现税收700万元,农工人均纯收入20406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压实基层党组织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委班子 “一岗双责”教育,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建章立制,明确各基层党组织党委副书记为全面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负责人,压实基层党组织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升基层党务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基层组织负责人的党纪法规学习,教育党员干部敬畏组织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二是强化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健全基层纪检组织建设,选好配强纪检员和纪检信息员,促进基层纪检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格监督执纪,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三是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好时间表,全力推进浙江玉环客商投资的阀门及水泵产业投资项目、江苏天麟铜业有限公司优质无氧铜杆、铜丝加工项目、装配式新型钢结构、小龙虾深加工项目等项目、高新磁性材料研发和制造项目的签约落户,努力使项目早签约、早动工、早投产、早增效。加快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进度,争取2018年3月竣工投产。

四是推进企业技改扩规、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波涛水产、绿亿园等企业技改扩规、增加最新技术生产线,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推动兴武棉业进一步转型发展;扶持诚盟楚乡、一口香、全茂农产品等企业做强;积极做好昌云纺织、惠玲服饰协调服务工作;协调服务好伟兴纺织、润潜公司转型发展。

五是完成“决战虾稻800亿”工作任务。结合管理区实际,逐年减少花卉苗木面积,稳定现有四季西瓜、菊花等特色农业面积,扩大虾稻面积至3.8万亩,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任务目标。

六是拼力争取水利建设项目。力争运粮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年内开工和新干渠沿线涵闸更新改造纳入“十三五”水利规划治理项目。

七是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巩固河湖长制常态化管理成果,严禁禁养区内养殖畜禽,严限限养区内畜禽养殖规模,严惩焚烧农作物秸秆和直排、偷排工业污水行为。

八是抓好居民点生活环境改善。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结合危房改造、秸秆禁烧等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城乡垃圾清运办法,切实改善农工生产生活环境。

九是抓农场改革落实。抓改革彻底。将市委、市政府关于农场改革的文件吃透、弄懂,积极配合市相关部门调研摸底,积极推动农场改革进程,彻底解决农场医疗卫生机构剥离及留在农场的退休教师养老待遇问题。抓改革平稳。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应对农场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的问题,积极化解矛盾。

十是高度关注民生。抓好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疾病防控和爱国卫生运动;关心帮助困难群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救助机制;引导培训职工创业、就业、争收、创收。将攻坚扶贫措施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完成2018年脱贫政治任务。

十一是常态化开展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检查,确保管理区和谐稳定。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