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共同缔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鑫阳社区持续深入贯彻“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理念,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模式,推动“几家人”变成“一家人”,用“小举措”传递“大温暖”。
一、问需于民,打造“共谋”平台
民生事必须问需于民。鑫阳社区以问题为导向,从群众房前屋后的实事、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共同感兴趣的活动等切入,紧扣群众“急难愁盼”事。
通过定期开展问需于民的“敲门行动”,按需设计方案并提供精准服务。依据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与切身利益,启动了同兴路、公园路路灯安装项目,渔场道路硬化项目和菜科所墓地扩增项目,让居民切身感受参与感和获得感。
紧紧围绕群众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评比、困难群众帮扶、最美系列评选等事务,广泛开展群众协商议事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关心的小事实事。建立“小事小组自办、大事辖区联办、难事街道帮办”工作机制,搭建“议事厅”“小组夜话”等议事平台,实现干什么由群众提议、怎么干由居民议事会商议、能不能干由社区“两委”审议、干得好不好由群众评议,让办公室的问题在基层找到答案,得到解决。
二、多方联动,凝聚“共建”力量
鑫阳社区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以“共同缔造”为理念,通过群众“点单”、支部“接单”、共同“买单”的方式广泛发动群众,精心调研、充分座谈、筹凑资金。去年文体广场提质升级项目正式敲定后,由专班专人每天驻扎工地现场推进施工集,历经五个月娱乐休闲、体育健身、文化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新文体广场正式落成并开放使用,居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满。今年来,社区立足打造精致之城,优化8个居民小组,重点围绕拆除违建、雨污分流、路面硬化刷黑、下水道改造、房屋公共区域修缮、绿化、停车场、充电棚、沟渠清理、安装路灯等方面开展改造工作。
工会爱心驿站去年在社区落地开花,采用“工会-社区共建”模式,为户外工作者提供暖心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会驿站”服务品牌,实现了深化社区治理与服务新就业群体的“双向奔赴”。一名快递员能与辖区里约半数的居民相熟,一名环卫工人能熟悉其负责的一公里范围的道路。这些户外工作者每天走街串巷,能快速发现并上报“小路间”“楼栋里”的情况,就近就便参与社会治理,成为服务市民群众的“微探头”和先锋队。
三、多元共享,创新“共管”方式
为发挥社区社会组织优势,鑫阳社区发动群众,引导群众自发组建或加入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通过挖掘志愿骨干23名,先后成立了“关爱儿童”“党员先锋”“应急志愿”等10支志愿服务队伍。支持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活动,促进社区社会组织互动交流,提升内部凝聚力,打开社会组织动能开关,用百姓视角传递党的好声音,用身边故事引导邻里向善向好,打造社区治理“同心圆”。成立至今,开展健康义诊、儿童关爱陪伴、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精神文化主题活动30余次,回应社区需求的志愿服务活动36场次。把社区社会组织变成社区的合作伙伴,建立起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完成由“独角戏”向“大合唱”的转变。
社区党总支运用“三方联动”工作制度,联合小区居民代表、物业公司等,组织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业主征询,听取居民意见,对电动车充电问题展开实地调查取证等,凝聚停车棚建设共识。最终多方合力共治,有序推进充电桩安装建设工作,因地制宜在本辖区整改修建,方便了居民的停车充电需求。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一条线”到“一股绳”,积极发动号召让党员、热心业主和志愿者,带头一步步唤醒居民“主人翁”意识。让兴建幸福老年食堂、建设百姓大舞台、打造五支渠景观带……一个个振奋人心的谋划,逐渐变为现实。发生巨变的,不仅是社区生态宜居的环境,还有不断向上向善向美的民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