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杨市街道工作委员会杨市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杨市街道办事处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5-09745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杨市街道办事处 发文日期: 2025年03月09日 10:15:00 文  号:杨发〔2025〕3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5年03月09日 10:15:00 名  称: 中共杨市街道工作委员会杨市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杨市街道办事处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3-09 10:15 来源:杨市街道办事处

杨市街道办事处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总的工作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部署,聚焦“宜居宜业,魅力杨市”美好蓝图,紧盯加快打造“四化同步主战场、产城融合核心区、乡村振兴示范点”这个目标,实施“工业立处、招商活处、项目兴处、农业稳处”工作举措,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实现“千亿突破、百强进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潜江篇章贡献杨市力量。

一、全年工作目标

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000万元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5%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22%以上;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96万元以上,增速达到12%以上;限额以上商贸增速达到10%以上;完成高新企业认定11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以上;新增“四上”企业9家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与经济增长同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达到3.5%,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强化政治引领,聚力服务大局

夯实信仰之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精心制定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街道村干部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积极营造领导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党员干部示范学、示范讲,群众积极融入学、融入听的浓厚氛围。

站稳政治立场。强化支点意识,抬升发展标杆,全面对标对表,认真思考杨市“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怎样干好”,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狠抓贯彻落实,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

把稳政治方向。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专题会议,形成“党工委领导、党建办指导、包村领导包抓、各党支部落实”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推动软弱涣散整顿工作落地落实落细。

(二)围绕指标任务,聚力服务全市

落实报告分工。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潜政办发〔2025〕1号)要求,认真落实涉及杨市的7项任务:(1)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完成市下达新登记经营主体任务。(2)健全层次分明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设立科创供应链基金,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以上。(3)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30%以上。(4)落实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专项规划。按照全市锚定中心城区50万人、70平方公里的发展目标,集中精力做大做强以园林、泰丰、泽口、杨市为核心的主城区,加快构建“主城引领、片区联动、特色支撑”城镇空间格局要求,争取上级支持,整合资源资金等要素,强力推动杨市的城市建成区发展及功能完善。(5)强化村镇风貌管控,推广农房建设风貌图集,选树培育一批乡村规划师、园艺师、工匠,建设楚风楚韵的现代建筑。6)推动全域景区化、沿线景观化、庭院精品化,打造一批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美丽集镇”“美丽村庄”“美丽庭院”。(7)深入践行共同缔造,组织开展“村庄清洁日”行动,纵深推进“清洁家园”,新改建农村户厕355户,推动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镇村一体全覆盖,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成果。

对标考核体系。对照潜江市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中面向街道的党的政治建设、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群团工作、综合管理工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级评价、加减分事项等10个一级指标、87个二级指标要求,力争优势指标争前列,落后指标争进位,确保不失分、多得分、拿高分。

狠抓包联项目。根据《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市领导包联重点企业等方案>的通知》(潜办文〔2025〕4号)要求,突出抓好市领导包联的14家重点企业和市领导指导的3家“四上”企业培育及1家“四上”企业稳规服务;重点推动晓飞歌国际工厂年产15万吨小龙虾食品一期项目、千强镇创建、低效闲置用地处置、湖北巨江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60万㎡饰面板和200万㎡强化复合地板环保新型建材生产线建设项目、湖北富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年产50万件汽配铝铸品项目、湖北味谷食品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生态预制菜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落地见效。

(三)紧扣功能定位,聚力服务主城

设施连在一起。将杨市作为主城区的一部分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构建与主城区无缝对接零换乘的道路交通体系、覆盖全处的城乡光纤网络和高速通信网络、“安全、稳定、绿色、智能”的电力网络、连接集镇和村(居)的天然气管网、全处连通的水系网络,打通与主城区连在一起的“桥梁纽带”。

信息联在一起。围绕城市文旅消费需求,精准定位周末、假日、研学等潜力市场,推出生态游、研学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发展乡村露营、文化体验等新业态。加快构建信息基础平台,面向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以及信息交换和共享,搭建与主城区联在一起的“动脉血管”。

职住融在一起。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关注产业导入的同时,努力以职住平衡降低人才的发展成本。更好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作用,扩大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在杨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注入与主城区融在一起的“源头活水”。

(四)推进城乡融合,聚力服务辖区

迭代基础设施。加快县河流域整治项目建设,深化县河水网单元综合治理,守牢水安全、改善水环境。利用闲置土地、道路节点以及街头转角等剩余空间“见缝插绿”,新建一批口袋公园,助力推进森林公园打造城市休闲旅游公园,加快构建“出门见绿、300米见园”的城市绿地格局。

集镇精细管理。系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2个老旧小区试点建设,实施联堤一线、周移三线、周移八线、刁庙五线、新新线、新五四线、李新线品质提升工程。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总抓手,加快园区2个城市易涝点改造,11处雨污管网缺陷问题修复,做好市容市貌的整治和美化。规范市(菜)场秩序,重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噪音污染、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

推动乡村振兴。加快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争取资金437.27万元,实施黄脑村产业优化项目等10个乡村振兴衔接项目。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68亩,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在51850亩以上。谋划县河流域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增产增收。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改建农村户厕355户。

(五)壮大经济实力,聚力服务园区

加大招引力度。聚焦绿色食品、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突出招链引群、招大引强、招高引新、招才引智,强化以商招商、乡贤招商、资本招商、节会招商、场景招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个以上、3千万-1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4个以上、亿元以上入库项目4个以上,收集有效项目信息10条以上,主要负责人招商频次12次以上。强化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新增建设用地890.86亩、储备建设用地279.98亩、供应建设用地1092.62亩。

加速项目落地。完成晓飞歌、巨江、富田、捷辰顺、味谷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推动永正、永固、耘林等重点在谈项目的成果转化。深度融入省华纺链平台,借助“潜江裁缝”劳务品牌,突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特色优势,推进纹莱服饰年生产500万件成衣项目建设,支持奥瑟夫技改扩规建设全省一流的智能化生产流水线,做强纺织服装核心产业园。

培育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安井食品、晓飞歌、东颢制衣、传化物流、潜江制药、巨江实业等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固优培强高新技术企业,确保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以上。加快“个转企、企进规、规做强、强上市”,新增“四上”企业9家以上,其中,规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

盘活闲置资产。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街道年度划定重点工作范围,有序推动湖北熵谷科技有限公司(54.93亩)、湖北斯味特粉体食品有限公司(95.33亩)、潜江聚一虾食品有限公司(144.1亩)等三家企业盘活,

做优营商环境。承接好市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下沉,推动更多事项跨域通办、全程网办。常态化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帮扶活动,建立“政企面对面”现场办公会工作机制,落实领导班子包联重点企业项目制度。

(六)兜住兜牢底线,聚力服务群众

守牢安全底线。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消防、燃气、交通、住建等重点领域,推动隐患排查整改全覆盖全闭环。抓好防汛抗旱、极端天气等防范应对。

守牢稳定底线。健全矛盾纠纷发现、调处、反馈机制,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加强社会治安重点人群防范,做好公共场所安全防护,严防极端事件发生。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持续开展防范打击电诈、未成年人保护等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加强“双拥”共建工作,加强民族宗教、档案保密、机关事务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守牢生态底线。扎实抓好中央和省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统筹控尘、减排、禁烧、治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8%以上。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加强县河、六支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配合有关单位实施城区水环境治理项目、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项目、潜江市县河片区污水收集设施补短板项目、潜江市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实现农作物化学农药施用量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

守牢民生底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高质量完成6件民生实事,项目内容包括:争取资金300万元实施2025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争取资金1500万元实施紫光路(兴业路至江湾路)道路升级工程,争取资金1000万元实施宝塔路西延(紫光路至聚贤路)道路工程,争取资金7160万元实施县河片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争取资金3950万元实施县河流域杨市段疏浚护坡项目,争取资金455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升级改造项目。抓好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落实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200人以上、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45人以上。重拳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构建长效欠薪治理机制。确保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6%以上。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完成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营造团结奋进的主流舆论;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守牢互联网、学校、民族宗教等意识形态重要阵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80场以上。

三、压实工作责任

规范纪实管理,聚力建强队伍。推行晾晒比拼、打擂比武的赛马机制,建立激励先进、约谈后进的工作办法,树立奖优罚劣、扬先策后的鲜明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动能,建立村干部绩效报酬与党支部建设挂钩机制,落实村干部养老保险、人身意外险等关爱政策。

提升服务质效,聚力优化环境。继续锤炼“主场、主力、主动”干部作风,健全重点工作清单管理和责任分解机制,用好“135”工作法,加大协调推进和跟踪督查力度。大力倡导“马上做,用心做,做成事”的理念,对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明确具体时间节点,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紧盯不放、一抓到底,以高效率赢得高质量、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主动对标先进,提升工作标准,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全面从严治党,聚力转变作风。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意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对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着重抓、着力查,清除系统性风险隐患,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纠治“玩风浓、赌风盛”。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加强对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力度,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