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镇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潜江市东南部,地处潜(江)监(利)仙(桃)三县(市)交界处,所辖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设27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9万人。近年来,我镇把“扫黄打非”工作视为党管意识形态、维护国家安全、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着力在“四抓”上下功夫,逐步构建起“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扫黄打非”主体防线,有效提升了居民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实现“扫黄打非”进村入户全覆盖。
一、抓领导,形成“扫黄打非”工作大格局
镇委、政府高度重视“扫黄打非”工作,不断强化思想认识,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宣传委员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在文化站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扫黄打非”工作,及时召开会议、层层进行部署、级级抓好落实,确保 “扫黄打非”工作的“六有标准”,全镇28个村(居)均设立了“扫黄打非”工作站,成立了“扫黄打非”组织机构,在全镇形成了“大联防,大联动,大联治”的“扫黄打非”新格局。
二、抓机制,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基层
建立起“扫黄打非”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由镇宣传办、综治办、派出所、文化站、教育学区等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专干专员全力抓的。镇“扫黄打非”办发挥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及时制定下发了每年“扫黄打非”工作方案,明确当年工作重点、专项工作和工作要求,并对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进行了分工和部署。建立了举报奖励机制,建立村级工作台账,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指导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各村年度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村书记、“扫黄打非”专干、治安志愿者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积极性。
三、抓宣传,营造“扫黄打非”工作深厚氛围
为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来,我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将其纳入“平安渔洋、法治渔洋”宣传,在全镇主要干道重要位置悬挂横幅10幅、张贴喷绘30张,悬挂横幅60条,加强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紧密结合“两个全覆盖”工作,借助“普法六进”活动,开展“扫黄打非”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8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0000人次,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开展“扫黄打非”法制宣传教育,深刻揭露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的危害性,普及“扫黄打非”知识,使“扫黄打非”知识、法规、政策进村入户,深入人心。
四、抓落实,推动“扫黄打非”工作取得实效
全镇各村(居)“扫黄打非”工作站积极开展工作,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加强巡查联防,及时联合派出所、综治办、司法所、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切实提升检查率和打击率,在社会上形成威慑,实实在在把“扫黄打非”工作进基层向纵深推进。
(一)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每半年开展1次大型整治工作,由镇党委牵头,联合综治办、派出所、文化站等多部门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确保学校周边的书店、小卖部不贩售违禁、盗版和有害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二)加强网吧集中整治工作。我镇“扫黄打非”专班每月定期对辖区内的2家网吧进行集中整治。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上网、网吧内抽烟、消防安全和浏览传播各类网络淫秽色情有害信息,防范和及时打击利用网络传播淫秽色情有害信息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开展反宣品清缴行动。我镇依托派出所巡逻队、村级巡逻队,在进行治安巡逻时,时刻注意街道、电线杆、门前等区域是否有张贴反宣品,一经发现立刻撕毁。
(四)开展宾馆“黄赌毒”清查。镇综治办每季度不定期联合派出所、文化站等部门赴辖区宾馆开展“黄赌毒”清查,着重打击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行为。
(五)规范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管理。定期组织开展潜江图书馆渔洋分馆和村级农家书屋的图书清理行动,查找是否存在有害出版物混在其中,净化官方阅读渠道。
(六)强化对内约束处置。加强“扫黄打非”理论学习,将“扫黄打非”内容纳入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强化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管理,严禁党员干部购买、贩售有害出版物。
截止目前,我镇共建立“扫黄打非”联络站29个、专(兼职)工作人员50名,村(社区)“扫黄打非”信息联络员29名,构建了“扫黄打非”镇、社区、村全覆盖,实现了“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办公场所固定化、组织机构网格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工作制度统一化、市场管理规范化、宣传活动丰富化”六化工作格局,使“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形成了社会环境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