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渔洋镇谭场村:共同缔造来发力,人居环境焕新颜

发布日期:2024-10-18 18:50 来源:渔洋镇

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开展以来,谭场村坚持党的领导,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将共同缔造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积极入户走访,收集村民意见,摸清村民需求,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谭场村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两委”干部与组长挨家挨户走访4组的68户群众,询问群众对乡村治理的一些建议,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并对群众反馈的问题和诉求逐一记录,及时梳理。同时,谭场村在4月18日召开议事会,与群众共商解决办法,采纳群众建议。最后,谭场村规划对4组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包括路宅分离,对道路两旁进行清障除杂,对河渠进行清淤疏通,从环境整治这件事上将共同缔造铺散开来。

谭场村按照“群众主体”的原则,以“扫干净、码整齐、拆通透、保常态”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题,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环境整治。原来村民爱路护路意识差,路田不分,经常在路肩种植经济作物,4组的村民每户自发捐款100元,出资在道路两旁安装篱笆,进行路宅分离,便利了群众出行,也将乡村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得井井有条;以袁有寿、任承富、袁作盛为代表的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大家不怕脏、不怕累,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杨好珍是一名低保户,也是精神障碍患者,在村干部的关心引导下,杨好珍说“我受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现在村里需要我门口卫生搞干净,我肯定要尽心尽力。”于是杨好珍每天将自己的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

    谭场村做到了全村上下人人参与,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群众出资出劳,从乡村建设的“旁观者”转为“参与者”,从“要我做”转为“我要做”,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现在村里在搞建设,我们这些人肯定要起个带头作用,带着大家一起把村里建设得越来越漂亮。”老党员袁有桂和洪汝涛这样说。干部、党员、群众是基层治理和发展的关键,谭场村通过议事协商积极探索“干部有力管、党员带头管、群众一起管”的“三管”模式。要求群众维护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自家门前河渠的卫生。同时结合“村庄清洁日”“全民洁城”“清洁家园”等活动,改善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的乱象,引导百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求村民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三管”模式有效调动了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参与乡村共建的积极性,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乡村建设,谭场村的基层治理面貌焕然一新。

谭场村始终秉持“村庄怎么样,居民说了算”原则,有力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村民参与到村庄的日常事务管理与监督之中。集中修订完善“最美”系列评分细则和评比方案,制定村民公约,并定期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诸如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模范典型,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获奖者颁发现金奖励,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追求进步、崇尚美德的热情与积极性。

谭场村始终秉持“村庄怎么样,居民说了算”原则,有力有效引导群众参与村民参与到村庄的日常事务管理与监督之中。集中修订完善“最美”系列评分细则和评比方案,制定村民公约,并定期开展“最美”系列评选活动,诸如评选“最美家庭”“最美庭院”等模范典型,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获奖者颁发现金奖励,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追求进步、崇尚美德的热情与积极性。

依托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的共同治理体系,如今的谭场村4组面貌焕然一新,整洁的屋舍、纵横的道路、绿荫如盖的院落,宛如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昔日平凡的小村庄如今焕发着勃勃生机。环境变美了、乡风民风更加淳朴了,居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在稳步攀升,为渔洋镇其余村居的共同缔造工作提供了切实可借鉴的经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