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镇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妇联组织改革创新,更好地适应基层妇女群众工作需要,全面推进“会改联”工作,根据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省、市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会改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着眼基层妇联组织自身改革,广泛吸纳本村(社区)各类妇女代表作为基层妇联组织成员,优化队伍结构,壮大基层工作力量,建立来源广泛、力量充实的基层妇联干部队伍,拓宽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渠道,延伸服务触角,进一步增强基层妇联组织的凝聚力,把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努力做到联系妇女全覆盖,服务妇女零距离,关爱妇女无缝隙。
二、工作目标
通过将村(社区)妇女代表会改建成妇联,建立健全村(社区)妇联组织体系、创新村(社区)妇联组织设置、壮大基层妇女工作力量、激活“妇女之家”功能,逐步扩大基层妇联组织的有效覆盖,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建设服务
型基层妇联组织,巩固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到2017年9
月底前,完成所有的村(社区)“会改联”工作。
三、主要任务
1.改建村(社区)妇女组织。在原有村(社区)妇代会的基础上,改建成立村(社区)妇女联合会。并将村(社区)妇联组织纵向扎根到村民小组、楼栋网格、文化广场等妇女生活的最小单位,横向拓展到辖区内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新领域和妇女互助小组、妇女联谊小组、妇女兴趣小组等妇女自组织。
2.壮大村(社区)妇联班子及骨干队伍。村(社区)妇联执委会由主席、专兼职副主席和执委组成,原则上不少于11人,设主席1名,专、兼职副主席不少于2名。妇联主席由村(社区)女主职干部或“两委”成员中的女性兼任,专职副主席由村(社区)女干部担任。按照“知妇女群众、懂妇女群众、爱妇女群众”的要求,把愿意做妇联工作、能做妇联工作、会做妇联工作的女性吸纳进村(社区)妇联班子及骨干队伍。注重从驻村机关企事业单位、女大学生村官、专业合作社女性负责人、女大户、女经纪人、女医生、女校长(女教师)、女园长、巾帼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文体团队女性负责人、女调解员、女网格员、网络组织女性负责人等人员中广泛筛选推荐,有效解决基层妇联工作人员短缺问题。
3.建立工作运行机制。争取党政领导支持,村(社区)妇
联基本建立“党建带妇建”的领导体制。通过改革,建立依靠
妇女群众推进工作的运行机制,组织活动请妇女群众一起设计,部署任务请妇女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妇女群众一起评议,服务项目请妇女群众一起策划,考核工作请妇女群众一起评价。建立妇联主席轮值制度。围绕妇联主责主业、上级妇联要求和当地妇女需求,明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月度工作安排,由专职妇联干部负责统筹规划和日常协调,由兼职副主席、执委轮值,配合专职妇联干部完成月度工作任务和牵头做好重点工作、重要活动的策划及组织实施。建立完善妇女议事会制度。村(社区)妇联定期召开妇女议事会,在工作安排、活动策划、开展活动等环节广泛听取妇女群众意见建议,引导妇女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在妇女儿童工作和公共事务管理中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
4.做实“妇女之家”服务平台。以充实服务、发挥作用、强化保障、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建强管好用活“妇女之家”。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妇女之家”阵地,将“妇女之家”建成基层民主协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凝聚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社会组织,强化“妇女之家”服务功能,在教育培训、创业就业、综合维权、家庭教育、文化体育、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留守流动及困境妇女儿童关爱等方面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因地制
宜探索“妇女之家”工作和活动品牌。
5.开展“三亮”活动。村(社区)妇联开展以“妇联组织亮牌子、妇联干部亮身份、妇女工作亮作为”为主要内容的“三亮”活动,在“妇女之家”和集中活动场所、网络等阵地,公布妇联组织和干部队伍信息、公布工作任务和履职清单、公布妇女儿童工作项目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接受妇女群众广泛监督和民主评议。围绕妇联重点工作的谋划和部署,推进职能工作目标化、目标工作实事化、实事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社会化的“四化同步”工作方式,打造妇女工作品牌,进一步提升妇联组织的社会识别度,切实增强基层妇联组织活力,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普通妇女服务。
四、方法步骤
1.制定工作方案。镇妇联制定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方案,确定改建工作步骤、主要任务、时间安排等内容,报区镇处党委同意后发文,推动村(社区)党组织落实。
2.召开动员大会。镇组织召开动员大会,部署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并开展骨干培训。
3.成立工作专班。村(社区)妇代会在党组织领导下,根据我镇《方案》有关要求,成立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专班,负责做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代表资格审查、执委会候选
人推荐、工作报告起草、选举办法制定和其他筹备工作。
4.确定妇女代表和执委名额。村(社区)妇联在同级党组
织领导下和镇妇联指导下,根据辖区妇女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作需要确定村(社区)妇女代表和妇联执委名额。
5.推选妇女代表。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出村(社区)妇女代表,经村(社区)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专班审核通过后生效。
6.推荐妇联执委会成员候选人。通过自下而上协商推荐执委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候选人,经村(社区)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工作专班审核,报同级党组织同意并征求镇妇联同意后,提交妇女代表大会选举。
7.召开妇女代表大会。村(社区)妇女代表大会在同级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召开。代表大会的工作任务是报告总结村(社区)妇代会工作,明确今后的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妇联执行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实行等额选举;委员实行差额选举,差额比例不低于执委会总人数的5%(至少1人)。选举结果以书面形式向村(社区)党组织报告,并报镇妇联备案。
8.健全组织网络,开展“三亮”活动。村(社区)妇联完善妇联组织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建好“妇女之家”阵地。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干部履职清单,扎实开展“三亮”活动,接受妇女群众监督。
9.健全规章制度。镇妇联指导村(社区)妇联组织建立和
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副主席、执委作用发挥,联系和服务群众
等相关工作制度。
10.开展教育培训。镇妇联将新任村(社区)妇联主席、副主席和执委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认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业务技能和综合素养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五、工作要求
1.强化工作责任,确保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村妇联组织作为最基层的妇联组织,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任务,是妇联工作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要把推进女性进村“两委”班子、村“会改联”和扩大村妇联组织成员,创新基层妇联组织建设作为落实省、市委群团工作会议和加强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认认真真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2.坚持党建带妇建,切实做好村“会改联”工作。村“会改联”工作,政治性强、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把“会改联”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坚持“党建带妇建”,制定工作方案,在镇改革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密切配合抓好工作,做到环环相扣、有序推进,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加大宣传,认真总结。让广大妇女群众充分认识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目的、意义,了解选举的政策和要求,掌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将宣传发动和思想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要把改革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优秀典型和妇联组织的重要作用进行大力宣传,形成正面引导的强大声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选举氛围,推动“会改联”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渔洋镇妇联区域化建设改革暨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
渔洋镇妇联区域化建设改革暨村(社区)
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领导小组
按照市、镇妇联工作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妇联区域化建设改革暨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渔洋镇妇联区域化建设改革及村(社区)妇代会改建妇联相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吴清兵 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副组长:段彬彬 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郑慧涛 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专职副主席
关业武 镇党委副书记、工口总支书记
王晓明 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万小娟 镇党委委员、妇联主席
成 员:罗龙飞 镇党政综合办主任、机关总支书记
郑吉忠 镇社会事务办主任、苏湖总支书记
彭绍耀 镇农口总支书记、荆河总支书记
谢承瑞 镇文卫口总支书记、三桥总支书记
马 珍 镇财口总支书记
杨 兰 镇扶贫办主任、妇联副主席
曹 阳 镇纪检干事
邓媛艳 镇党政综合办干事
李思为 镇综合口总支书记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