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洋镇2018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
2018年,渔洋镇意识形态工作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和引导,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正面宣传、文明创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支撑。
一、强化主体责任,构建责任落实体系
1、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人责任,党委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落实镇委统筹推进全镇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将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到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述职述廉述责述法工作中,要求常抓不懈,切实解决干部职工意识形态方面的实际问题。
2、抓好部署推动。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镇年度中心工作。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1次,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听取汇报、推动部署,在制度上、人员上、经费上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3、严格考核奖惩。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对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履行不全面、不到位、不得力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实行责任追究制,以此推进全镇意识形态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二、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打造政治坚定队伍
4、扎实做好理论学习。认真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好政治理论学习和读书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倡导干部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实践要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年,组织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开展集中学习不少于12次。
5、抓好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干党员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省、市重要会议文件精神、廉政政策法规等内容,提升和推动党员干部正确理解和自觉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6、积极推进青年读书班。每季度邀请经验丰富的领导、老同志为年轻干部授课,谈人生、谈理想,传道受业解惑,增强年轻干部工作信心,坚定理想信念,避免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偏差。
7、按要求完成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新时代面对面》等书籍征订任务。
三、抓好新闻宣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8、不断丰富宣传体系。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两微一端”建设,扩大政府官方网站、“苏湖之声”官方微信公众号在辖区内的知晓率,加强户外电子显示屏、跨街广告牌、广告橱窗等设备设施的管理和利用,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补、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并举的宣传体系。
9、重点开展典型宣传。通过积极向潜江日报、潜江电视台、潜江新闻网等多家媒体推介,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对事关渔洋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积极策划,创新形式、内容和手段,挖掘亮点经验,推出先进典型。
10、积极建立网军队伍。成立网络宣传管理工作专班,建立以机关和镇直部门年轻同志为主的网络潜军队伍,随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网评、跟帖,做到及时发声、及时上报、第一时间应对处置,确保舆情管控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健康有序。
11、认真落实新闻发言人、市外媒体到访报备等相关工作,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12、按时完成市委宣传部下达的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四、发展先进文化,传播社会正能量
13、抓好文化阵地建设。切实抓好村级广播、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阵地,抓好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健康娱乐健身阵地、农家书屋、镇村文体广场等建设和管理,加大村一级文化站点和文化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好镇文化站的作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影响力。
14、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发挥先进文化对群众精神的培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推动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好“全民阅读”“我们的节日”“全民健身”等主题文体活动,让向善向上的美好品德浸润群众的精神世界,以文化人,凝心聚力。
五、开展文明创建,培育文明细胞
1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全面系统地进行阐释解读,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三个倡导”内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16、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三风”活动,继续推进“道德模范”、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十佳婆媳”系列评选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化载体建设,丰富美丽乡村文化内涵。
17、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五一”、“五四”、“端午”、“七一”、“中秋”、“国庆”等节庆,认真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营造安定和谐、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在移风易俗中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