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要求,进一步推动共同缔造工作提质扩面,达到整村示范、整镇推进、全面覆盖,打造共建共管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共同缔造活动在全镇落地落细落实,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广泛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路径,以人居环境、平安治理、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群众关心的实事为切入点,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工作目标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业制宜推动全镇所有村(居)共同缔造全面铺开,27个村、1个渔场各村民小组达到“五有三无”(即有党建引领、有村民理事会、有协商议事、有村规民约、有邻里互助,无环境脏乱差、非访、“黄赌毒”等问题)验收标准,渔洋社区各居民小区达到“六有三无”(有党建引领、有业委会或自管委、有协商议事、有物业管理、有小区公约、有群众性组织,无环境脏乱差、非访、“黄赌毒”等问题)验收标准,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三、方法步骤
开展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要将“五共”方法贯穿始终按照“四个一”(一个试点、一个方案、一份规划图、一张任务清单)的工作机制,在摸清群众困难和需求基础上,充分发动群众,共商共议解决问题。
(一)宣传启动阶段(2024年4月)
1.深入学习理念。组织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学习培训活动,组织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镇直各单位深入学习“共同缔造”的基本内涵、工作方法、先进典型经验,组织群众骨干到市内外共同缔造成效明显的村(社区)实地参观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强化学习认识。
2.开展宣讲动员。组建共同缔造宣讲团深入各村开展宣讲,各村(居)、渔场要用“湾组会”“板凳会”“场子会”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共同缔造理念,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挨家挨户上门宣讲,发放告家长、告村民一封信,在全镇营造人人知晓、人人认同、人人参与“共同缔造”的浓厚氛围。
3.找准群众需求。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了解、微信群沟通、电话联系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民意,确保“在家户户走到、在外人员人人联系到”,准确掌握基本情况,建立群众需求台账清单,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拉近群众距离,真正解决群众所需所急所盼。
(二)建强组织阶段(2024年5月)
1.选好试点单元。各村、社区、渔场要根据本村实际和工作情况,在每个村(社区)选择1个村民小组(居民小区、生产队)作为共同缔造试点单元,以4个月为周期,其他小组压茬推进扩面。试点安排在4月16日前报至专班办公室。
2.推进组织建设。坚持“支部主导、村民主体、责任明确、统筹推进”的管理机制,健全“党支部-村民小组党小组-群众”的组织架构体系,在党组织领导下成立村民小组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基层自治组织,成立青年小组、妇女小组、民兵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群团组织,成立志愿者协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平安互助会、环境促进会等社会组织,壮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济组织,自下而上建立健全各类组织体系,确保组织健全、事有人管。
3.完善议事规则。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退役军人、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等骨干带动作用,积极加入各类自治组织,修订切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制定各类组织的议事章程,健全议事协商制度,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制度,更好服务群众。
(三)全面推进阶段(2024年6月-2024年7月)
充分运用“五共”理念办实事、解民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用心用力用情参与,投工投劳、认管认领,推动基层治理从“靠政府”变为“靠大家”。
1.决策共谋。建立“群众提议、湾组商议、‘两会’评议、‘两委’审议、代表决议”机制,用好各类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民智,确定工作思路及举措,切实推进村民自治。
2.发展共建。完善天南地北渔洋人台账,“村民众筹捐赠一点、群众投工投劳一点、市场主体帮扶一点、政府以奖代补一点”四个一点为村级发展争取各方面支持,发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合力。
3.建设共管。积极探索湾组自我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健全积分制、责任制、公开制等制度,设岗定责、定期积分、及时公开,对重点工程、重点段落、公共环境签订管理管护合同,每月鼓励全体村民参与村庄规划、项目管护、工程监督,推动共同缔造制度化、常态化。
4.效果共评。组织湾组、村庄开展交叉评比,广泛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儿媳、好邻居”评比活动,对优异者给予积分奖、名誉奖、物资奖等,并优先为其争取“潜江好人、“荆楚楷模”等省市荣誉,对于造成负面影响的不良行为或群众在全村公示通报。
5.成果共享。以群众身边的小事、实事为切入点:比如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逐步转变、有效提升,真正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4年8月-2024年12月底)
1.组织验收。工作专班从2024年8月开始,每月分批次对各村试点按照“五有三无”标准验收,社区按照“六有三无”标准验收,验收结果优异的村直接在年底目标考评中加分并予以表扬,对于进展缓慢、推行不力的村予以通报批评,经工作专班督导仍不整改的村,年底考核直接确定为五类村。
2.总结提升。各村要及时梳理试点过程中形成的基层治理和服务保障的有益经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完善有效经验做法。通过解剖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机制,加快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驻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镇直单位全员上阵,制定“三包一”的责任清单,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各方参与,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推进到位、落实到位。
(二)加强督促指导。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领导小组要以活动覆盖面、各方参与度、群众满意度、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等为重点,分阶段指导工作开展、督办工作落实,对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开展结对帮扶,切实加强对各湾组活动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做好宣传引导。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省市媒体,“苏湖之声”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上,加大对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宣传力度,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共同缔造”中涌现出来的鲜活经验、党员和普通群众典型事例,让“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形成群众知晓、关心、支持和参与的浓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