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1.18万斤!江汉平原种姜难题破解打开

发布日期:2025-11-06 14:40 来源:周矶农场微讯

11月1日,潜江市周矶管理区生姜种植基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经潜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潘久四现场宣布,当地生姜亩产达1.18万斤!话音刚落,全场瞬间沸腾。当日,江汉平原首届生姜采收节在周矶管理区正式开启,刚出土的生姜裹着湿润泥土,清香四溢,硕大饱满的姜块堆成小山,农户们举着手机记录丰收时刻,快门声与欢呼声此起彼伏。

“以前总有人说平原种姜不行,只能零散种植!”附近村落的种植户王大姐挤在人群中,对着手机镜头兴奋地说道,“怕涝、病害多,谁能想到如今一亩地能收这么多?科技太牛了!”这场凭借“亩产1.18万斤”硬实力走红的采收节,不仅是一场丰收派对,更成为乡村振兴的“流量爆款”,见证着江汉平原从“种姜难”到“致富经”的华丽蜕变。

江汉平原水土肥沃、雨水充沛,本是农耕宝地,但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的先天条件,却成了生姜种植的“拦路虎”。“尤其是梅雨季节,地里积水排不出去,生姜易沤根烂底,严重时会全军覆没。”长江大学教授刘奕清道出核心症结,平原种姜核心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排水保活,二是选种提质。

为破解排水难题,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试验,推出“纵横挖沟、分畦种植、隔离防病”的土壤改良方案,搭配“三梯度排水体系”,大幅提升土壤透气性与排水性,有效减少土传病害。品种方面,过去农户零散自留种导致姜种退化,传统种植缺乏标准,产量始终低迷。对此,团队多年攻关,研发脱毒种姜繁育技术破解退化问题,筛选出长姜1号、荆姜1号等耐湿热、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摸索“姜 +”多熟种植模式,将生姜产业与粮食作物、果树、苗木等结合,让田地不闲置,助力农民多增收,实现“粮袋子”与“钱袋子”双充盈。

丰收的喜悦还延伸至餐桌。采收节上,姜汁可乐、生姜茶暖身暖心,姜香排骨、泡仔姜鲜香可口,10余道甜辣交织的生姜菜肴依次上桌,让嘉宾们赞不绝口。大家边品尝边拍短视频,直呼“这波‘姜’味暴击太上头”。

这场采收节的背后,是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生动实践,也是小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有力见证。湖北省凡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涛表示,明年将扩大种植规模、完善产业标准,先建成2000亩示范种植基地,未来计划带动20万亩种植面积,推动江汉平原生姜产业提质升级,立志打造华中地区第一生姜品牌和全国小龙虾专用生姜品牌。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