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张金镇(暨张金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规划公示

发布日期:2019-06-24 00:00

潜江市张金镇(暨张金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82035

规划公示

 (公示时间2019年6月24日-7月24日)

规划范围

镇域范围张金镇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55平方公里。

镇规划区范围张金镇镇区规划范围(即张金经济开发区范围,北林沟河,南至S350省道,西至三五河东至规划四支,以及外围110kv罗岗变电污水处理厂,镇区规划范围面积9.2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规划规划期限为2018-2035年

其中:近期为2018-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

 

规划目标

以张金镇发展转型、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和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为导向,将张金镇建设成为生态宜居、经济基础坚实、独具魅力的“水乡园林城镇”。

 

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近期2020年,张金镇镇域常住总人口为7.7万人,镇区城镇人口2.8万人,城镇化率为36.4%;

远期2035年,张金镇镇域常住人口基本保持稳定,镇域常住总人口为7.7万人,镇区城镇人口4.5万人,城镇化率为58.4%。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张金镇镇域镇村体系形成 “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等级结构。

镇区以生活居住与工业发展为主,中心村以农业生产以及集市贸易为主,其他基层村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

张金镇镇村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表

类别

个数

名称

人口规模(人)

镇区

1

中心镇区(含张金村、王东村、祝华村部分村组)

45000

中心村

4

铁匠沟村

2000-3000

高口村

土地口村

化家湖村

基层村

18

五大户村、五里碑村、柳亭河村、魏桥村、金台寺村、三定村、泰山垸村、李家洲村、西湖村、杨家垸村、杨家桥村、巩新村、陈家洲村、木里垸村、小河村、莲台庵村、肖家场村、霸城寺村

1000-2000

 

镇域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张金镇镇域空间结构为“一心两轴三区”。

一心:张金中心镇区,为张金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镇域的主要核心区域。

两轴:综合发展轴、生态发展轴。综合发展轴:依托G234国道,南北向贯穿三大功能区,串联服装产业、农产品加工、虾稻产业、现代农业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综合发展轴;生态发展轴:依托干渠南北向贯穿镇域,充分利用干渠的生态与景观资源,集聚生态农业、生态休闲、农业旅游等产业,形成富有江汉平原特色的生态发展轴。

三区:核心经济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生态农旅发展区。

 

产业体系构建

规划由“两大支柱产业,三大特色产业,两大提升产业”构成张金镇产业发展体系。两大支柱产业为服装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三大特色产业为商贸物流业、现代农业、虾稻产业;两大提升产业为铝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热电联产、绿色建材、资源再生造纸)。

 

、镇域产业空间布局

1、中部核心经济发展区

包括张金镇区、泰山垸村、李家洲村、巩新村、化家湖村、三定村、西湖村。以镇区为核心,重点发展服装产业、农产品加工,配套铝电产业、商贸物流、循环经济产业、虾稻产业、现代农业等。

2、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

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包括杨家垸、铁匠沟村、莲台庵村、高口村、肖家场村、霸城寺村、杨家桥村、陈家洲村、木里垸村、小河村。主要发展虾稻产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初加工。

3、北部生态农旅发展区

北部生态农旅发展区包括五大户村、五里碑村、魏桥村、金台寺村、土地口村。主要发展虾稻产业、现代农业以及乡村旅游业。

 

城镇性质与职能

湖北省重点镇,潜西南重点中心镇,张金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水乡魅力的宜居宜业城镇。

以服装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公共服务与商贸物流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性城镇

 

城镇规模

人口规模

张金镇镇区人口规模近期20202.8万人,远期2035年为4.5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近期(2020年)张金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4.5平方公里以内,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65平方米/人左右,规划远期(2035年)张金镇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6.3平方公里以内,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40平方米/人以内。

 

一、镇区规划结构

规划镇区形成“两轴心、”的总体布局结构:

“两轴”

产城联动发展轴:依托幸运公路G234国道,串联沿线两侧生活服务、产业服务、工业生产等功能,形成产城联动发展轴线

滨水生活服务轴:依托幸福北路,整治西荆河沿线滨水空间,塑造滨水景观,对沿线建设进行整治提升,加强沿线生活服务功能与品质,形成滨水生活服务轴线。

“三心”

产城综合服务中心城北综合新区内幸运公路以北设置产城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安排生活商业商务、产业商务服务、医疗教育服务、文体休闲服务等形成高品质综合服务中心。

老城生活服务中心:主要为现状老中心,通过环境整治与用地更新,增加商业服务、娱乐休闲设施,提升老城生活服务功能。

产业服务中心:城东产业新区内依托规划客运站、货运站等运输中转功能,配套建设产业办公设计、产品商贸市场及园区配套商务商业等设施,形成一站式的产业服务中心。

“四区”

城北综合新区:西荆河以北,西荆公园以东以农产品加工、综合产业与生活服务、配套居住为主要功能,形成综合新区。

城东产业新区:建设路以太平、西荆河以东,以服装生产加工、设计研发、配套商贸商业、客货流通为主要功能,形成产业

城区:干渠以北、西荆公园以南,以居住、综合生活服务及保留工业主要功能,通过环境整治与用地更新,对老城生活环境与服务功能进行品质提升,对保留工业进行环保工艺升级,做好厂区周边环境治理与绿化防护,形成工业与居住有效隔离。

行政服务区:保留现状镇政府、派出所、法庭等行政用地,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减少新建项目安排,有效控制干渠以南建设发展

二、功能组团

功能分区基础上,对各分区板块功能进行细分,规划形成“十组团”:

城北综合服务组以生活商业商务、产业商务服务、医疗教育服务现代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服务组团。

农产品加工组团:以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要功能配套相关产业服务。

生态文化休闲组团:以文体娱乐、生态休闲及生态居住为主要功能

服装产业组团:以服装生产加工、设计研发主要功能,配套相关产业服务。

商贸流通组团:以客货运转运、产品商贸流通为主要功能。

河西综合服务组团:老城区内九一路以东,西荆河以西,以居住与综合生活服务为主,通过现状整治与用地更新提升生活环境与服务品质。

高端产业组团:老城区内九一路以西,整合原铝生产与铝制品制造功能,完善高端铝产业链

河东居住生活组团:老城区内新太平河路西,西荆河以东,以生活居住文化教育为主,配套一定生活商业,通过现状整治与用地更新提升居住环境。

循环经济产业组团:老城区内新太平河路以东,建设路以南,整合热电联产、资源再生造纸、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

行政服务组保留现状镇政府、派出所、法庭等行政用地,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注:文字图件以审批文件为准。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