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张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批前公示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以及湖北省、潜江市的统一部署,特编制《潜江市张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对该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敬请广大群众关注,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公示时间: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1月18日,共30天。
二、公示地点:潜江市张金镇政府网
三、意见反馈:
联系电话:13560050049
电子邮箱:120546367@qq.com
潜江市张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主要内容
一、编制目的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湖北省、潜江市工作部署,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整体谋划新时代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编制《潜江市张金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20年,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
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三、规划范围
规划分为张金镇镇域、中心镇区两个层次。镇域规划范围为张金镇行政辖区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154.29平方公里。中心镇区以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为准,规划范围总面积为4.30平方公里。
四、目标定位
以铝基新材料、高端户外服装、绿色造纸三大产业为支柱,聚力建设“华中铝谷”,提升全国优质户外服装供应链共建基地能级,打造绿色循环示范区,建成产业强劲、商贸繁荣、生态宜居、共同富裕的示范强镇,工业强镇,服装名镇,商贸重镇,共富美镇。
五、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三片区”的总体发展格局。
一心:以镇区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发展核心。
两轴:依托浩张线、G234国道打造综合发展轴、依托四湖总干渠打造生态发展轴。
三区:生态农旅发展区、核心经济发展区、现代农业发展区。
(二)国土空间保护格局
以江汉平原水乡为生态基底,以河渠水网为脉络,重点突出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构建“两廊成脉,蓝绿交织”的生态保护格局。
两廊:四湖总干渠、西荆河生态廊道,承接区域生态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三)底线管控
到2035年,张金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318.49公顷(154777亩);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1倍以内,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430.02公顷。
(四)规划分区
张金镇共分为4个规划一级分区,包括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
生态控制区为生态保护红线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自然区域。生态控制区内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按照限制开发区要求进行管理,允许在不降低生态功能、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可适度开展必要的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
农田保护区为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需严格保护的区域。农田保护区按照永久基本农田管控要求进行管控。
城镇发展区为城镇开发边界围合的范围,是城镇集中开发建设并可满足城镇生产、生活需要的区域。城镇发展区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绿地休闲区、物流仓储区、交通枢纽区、战略预留区。城镇发展区内所有建设行为应按照详细规划进行精细化管理,采用“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方式进行管理。
乡村发展区为农田保护区外,为满足农林牧渔等农业发展及农民集中生活和生产配套为主的区域。乡村发展区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林业发展区。
六、镇村统筹发展
(一)产业引导
构建“1+2+3”现代产业体系,围绕“铝谷引领、三产融合、绿色转型”的路径,构建以铝基新材料为引领,高端户外服装、绿色造纸协同发展的绿色工业体系。推动一产接二连三,二产紧扣转型升级,配套发展商贸物流等服务业。
(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按照城镇社区生活圈和乡村社区生活圈,构建“中心镇区—中心村—基层村”三级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优质化、均衡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满足居民不同层级需求。
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设置于中心镇区,为全域提供服务,配置文化活动中心、中小学、幼儿园、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场、卫生院、社会福利机构、大型超市、综合市场等。
中心村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周边村辖区范围,配置文化活动室、卫生室、健身活动场地、便利店等。
基层村公共服务设施按需进行研究补充。
七、中心镇区规划
中心镇区规划构建“三心两轴四区”的空间结构。
三心:产城综合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老城生活服务中心。
两轴:产业联动发展轴线、滨水生活服务轴线。依托G234打造产业联动发展轴线,串联产业核心版块;沿西荆河打造滨水景观轴线,联系生活、服务版块。
四区:城北综合新区、城东产业新区、老城区、行政服务区。老城区以生活居住、传统产业基础为主,配套社区服务设施;行政服务片区以行政办公为核心的区域;城北综合新区、城东产业新区以工业用地为主,为产业集聚发展的片区。
八、基础支撑体系
(一)道路交通规划
加强区域交通联系,推进G234改造升级工程。完善农村道路网建设,提档升级农村公路,提高通达深度和通行效率,县道100%达到三级路以上标准,乡道100%达到四级路以上标准。
(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总布局,加强供水管网互联互通,提升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到2035年,张金镇持续巩固全镇供水建设成果,确保供水覆盖率、保障率稳定维持100%,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韧性。
排水工程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设置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站,至规划期末张金镇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电力工程结合张金镇产业发展、居民生活需求,科学预测容量,对区域内变电站、输电线路等电力基础设施布局,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可靠。
通信工程逐步完善通讯网络覆盖,进一步提高邮政服务水平,满足全网运营标准时限要求。
燃气工程规划中心镇区采用管道天然气,无管输天然气供气条件的村庄采用液化石油气瓶供气模式,实现全域燃气安全稳定供应。
环卫工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减轻垃圾运输和处理的压力,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效益化、无害化。规划期末,张金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建设和完善各类防灾基础工程体系,加强防灾指挥系统现代化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高整体防灾减灾能力,确保城镇安全。
防洪排涝:中心镇区综合防洪能力达到20年一遇标准,农村综合防洪能力达到10年一遇。中心镇区及集中村民点排涝标准按10年一遇,暴雨三日排完。
人防规划:推进人防指挥工程、人员掩蔽场所、疏散通道、医疗救护等防护设施建设,提升张金镇综合防护能力。
抗震规划: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对生命线工程、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设防要求应提高一度。
九、规划实施保障
(一)规划传导
城镇开发边界内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落实本规划确定的中心镇区发展规模、功能布局、要素配置、空间形态等内容。村庄规划应严格落实本规划的指标体系,将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生态保护红线面积、村庄建设边界等主要指标予以落实。
(二)实施保障
建设国土空间信息平台,提升规划信息化水平,整合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形成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完善规划评估体检机制,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思路,建立全过程、周期性、常态化的评估与维护工作机制。
健全规划监督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制度,充分调动居民参与规划管理决策的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