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革命”2017年工作总及2018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 011396186/2020-59468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潜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 2018年03月27日 17:52:04 文  号:无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18年03月27日 17:52:04 名  称: “厕所革命”2017年工作总及2018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8-03-27 17:52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报送“厕所革命”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2017年厕所革命开展实际,现将厕所革命进展情况及2018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7年工作进展情况

2017年我市认真开展实施厕所革命工作,全年共新建固定公厕6座,其中一类公厕1座、二类公厕5座,设置安装移动公厕6座,改建公厕6座,截止2017年底我市所列管的公厕已达51座,并且所有公厕全部市场化托管服务,经统计,我市2017年新建固定公厕投入资金430余万元,购置安装移动公厕投入资金126万元,改建公厕投入资金270余万元。我市针对2017年年底省政府、省住建厅提出的全新的公厕革命工作要求和标准,立即行动,从四个方面推动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实行大员上阵。市政府对公厕革命加强了领导并迅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计委、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体旅新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城管局以及各区镇处为成员单位的“厕所革命”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整体“厕所革命”工作任务进行了明确,强化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良好格局。同时明确市发改委为我市“厕所革命”牵头单位,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城区及城镇公厕新建及改建任务,市卫计委和农业局负责农村厕所提档升级工作,全面推进全市“厕所革命”工作任务的稳步实施

二是突出舆论先行,营造氛围。我市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宣传栏等不同方式及时宣传报道厕所革命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厕所革命”工作微信平台,实施通报工作进展,同时印制“厕所革命”宣传资料,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走进社区、校园开展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参与公厕的建设管理,大大的提高了社会参与度,为“厕所革命”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突出精细精准,摸清家底。市城管局22个区镇处公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统计工作,我市城区共有人口约40万,现城区共有对外开放公厕120余座,其中城管局列管公厕51座(一类公厕15座、二类公厕36座),按照城区每万人拥有公厕数量计算,我市城区每万人拥有公厕达3座,距离湖北省城镇每万人3.8座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按照我市建设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及“厕所革命“要求,2018年在城区新建公厕26座,改建城区65座、区镇处建51座公厕任务。

四是突出落细落实,加紧推进。市城管局负责拟定城区26座新建改建任务后,迅速将工作任务进行了责任再明确,制定了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启动工作推动不力问责机制。截止目前城管局所负责的城区26座新建公厕任务,已完成了15座的选址、设计、造价,并启动了6座开工建设,剩余的11座新建公厕任务已初步完成选址工作,预计在今年10月份可全部完成新建任务;城区65座老旧厕所的改造任务根据职责分工由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卫计委以及城区各居委会社区负责建设,改建公厕的责任主体得到落实,预计在今年年底也可全部改建到位。市城管局与各区镇处对接,指导开展乡镇51座公厕新建改建工作,并制定了与各区镇处实际相结合的公厕建设外观设计及等级标准,积极配合乡镇“厕所革命”工作稳步推进。

二、2018年工作计划

根据市政府对公厕革命总体安排部署,我市2018年需完成新建固定公厕26座、改建公厕65座,其中新建公厕拟投资3070余万元,其它改建工作任务及经费保障均纳入市公厕革命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核定,现我市已制定了2018年“厕所革命”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每座公厕建设的责任主体,并细化了每座公厕完成时限,力争2018年所有新建、改建任务全面完成。

三、相关建议和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宣传氛围营造。建议省政府统筹协调全省“厕所革命”宣传工作,开展多方位宣传,多渠道地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组织关部门进一步开展城公厕的现状调查和评估,提高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提高社会资本参与公厕建设、市场化运营的积极性,提高公厕功能和服务水平,早日建成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公厕配套体系。

二是加强公厕专项规划编制。建议制定出台《潜江市公厕建设与管理专项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改建并重、卫生适用、方便群众”的原则,对城乡公共厕所的布局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建设,并将所有公厕编入网络电子地图,方便市民查找,同时实行政府主导、部门主抓、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在2018年年底前着力解决市民如厕难题,提升城市公厕建设管理水平。

三是提高公厕建设水平。在城区主次干道实施公厕高标准建设,全面达到A级标准,新建公厕做到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体现一厕一景。在次干道、公交车站枢纽、大型商场、菜市场和老旧小区内建设美观、实用的现代化公厕。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地方,摆放环保移动式公厕,进行拾遗补缺。计划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新建26座、改建65座公厕的选址。在今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曹禺公园(2座)、保驾路口袋公园、红梅路检察院住宿区、泰丰加油站旁、梅咀、龙展馆停车场、海绵花园、楚商林、火车站西侧及南门河游园江汉路段、剧院旁、园林北路段、门球场旁、园林青广场等15座新建公厕的建设任务并投入使用,其余的11座新建任务在今年年底之前同步完成,同时完成65座城区老旧公厕的升级改造。

四是提高公厕管理水平。对全市所有对外开放公厕管理权属进行认真摸底,进一步明确公厕的管理责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落实城区每座公厕的管养经费保障,制定统一的公厕管理标准,确保建成后的每一座公厕都能得到高标准的维护管养。

五是督促引导开放内部公厕。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餐厅、超市、加油站等单位的内部厕所对市民开放使用,政府可以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的扶持和补助。

六是强化公厕功能服务水平。对设施不完善的公厕,积极升级改造,按照A级标准配备、配齐设施设备。严格公厕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标识指引系统完善,环境卫生、设施设备运行良好。

七是逐步推行公厕管养市场化。我市认为解决公厕管理体制混乱的较好办法就是将所有公厕管养实行市场化、社会化。将公厕的权属部门、管理单位从单一的维护管养中脱离出来,充当裁判员角色,由经验丰富、实力雄厚的社会化公司承担公厕的日常管理,权属(主管)部门实行监督考核,以此来提高公厕的管理水平,强化社会监督,使每一座公厕都能达到管理标准统一、功能设施完善、如厕环境整洁的公厕服务水平。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