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城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清单要求,按照“立足长效、补齐短板,对症施药、精准发力”的原则,加强我市汉江水源生活垃圾治理,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组保洁保障机制,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筹治理体制机制情况
为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分类处理长效机制,2018年在全市
农村积极推行“户分类、点分项、站处理、镇考核、市监督”的农村垃圾精准治理模式。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每村均配1.5辆电动垃圾收集
车、每村配2.5名保洁员”的办法为农户配备垃圾容器,保洁员配备清收设施和劳动工具。截至目前已配备电动垃圾收运车240余辆。
(二)推行农村环卫市场化。在完善财评和招投标等程序后将
全市403个行政村及镇村之间、村与村之间道路、河塘沟渠等公共区域内的环卫保洁实行市场化外包,目前已完成12个区镇处精准治理市场化工作。
(三)建立垃圾精准收运机制。按照“精准分类、精准收集、
精准管理”的要求,实施“上门、摇铃、分类、投放”四部曲,可腐垃圾采取自然沤肥方式进堆积池减量化处理,不可腐和危害垃圾由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可回收垃圾对接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垃圾专业处置,其余垃圾收运至压缩站。
(四)强化资金保障。农村垃圾精准治理全年服务费4093万元。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担、全民参与”的原则,全市16.8万户、每户按照60元/年标准将征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1000万元,各区镇处按每人10元/年补贴588万元,市级负担2505万元纳入财政预算。
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渗滤液改造情况
我市22个区镇处已建和在建垃圾压缩中转站25座,2018年对汉江流域潜江经济开发区·竹根滩镇和王场镇垃圾压缩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现年处理垃圾约2.19万吨。垃圾压榨后产生的渗滤液处理以前主要采取各压缩站贮放沉淀后,由市场化公司收集转运到市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但在处置过程中,由于部分压缩站沉淀池容量偏小、管道堵塞等问题,仍出现污水横流,污染沟渠河塘现象。根据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切实解决压缩站渗滤液处理问题,经报请市委市政府批准,投入580余万元招标采购了25套渗滤液处理设备,在各乡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各安装一套。目前,已在潜江经济开发区、广华办事处、张金镇、高石碑镇、王场镇、后湖管理区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日均处理垃圾渗滤液3吨。该设备采取碟式反渗透膜处理工艺,经三层过滤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直接排放。后期将督促施工方加快施工进度,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设备安装和调试,确保我市乡镇垃圾压缩站渗滤液实现无害化处理。
三、农村垃圾收集房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垃圾收集、分类转运水平,2018年至2020年三年计划投入1.49亿元,在403个村各建设1座垃圾收集房。此次垃圾收集房建设率先从我市汉江和其支流、河渠建设沿线开始,首先围绕汉南河流域泰丰办事处所辖13村组选址新建11座,经济开发区·竹根滩镇所辖44个村组选址新建38座;东荆河流域熊口镇所辖26个村组选址新建18座,老新镇所辖31个村组选址新建25座;总干渠流域张金镇所辖37个村组选址新建33座,运粮湖管理区所辖4个分场选址新建4座,白鹭湖管理区所辖6个分场选址新建6座。其次,争取2020年底完成所有农村垃圾收集房建设任务。
2018年8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