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扫帚扫到底”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打造良好人居环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也是城乡垃圾无害化治理工作的高度概括。潜江市从高位推进、精致标准、宣传发动着手,以全覆盖、全清零、全处理为目标,积极推进“一把扫帚扫到底”活动,促进城乡居住环境大改观、大提升,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将我市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位推进,城乡一体全覆盖
潜江市委、市政府将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和“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与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成立了市长亲自挂帅、分管市领导具体负责、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镇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高位推进相关活动开展,构建了“全方位覆盖、无缝隙对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的新格局。并施行“领导包路段”责任制,市领导参与包路段,深入一线协调督办,参与全民义务大扫除,4至5月已开展大型卫生死角整治行动4次,清理城区废弃物、大件家具等垃圾50吨,清理农村死角盲点垃圾达180.5吨。同时市长亲自挂帅,不定期进行暗检抽查,每季度对市直各单位、各区镇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明检排名,考评成绩作为市直各单位、各区镇处年度目标考核重要依据。目前,我市城乡22个区镇处2004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了清扫保洁全覆盖,做到全域大清扫无死角、运输全密闭无遗漏、无害化处理无污染,确保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担子,不断将活动引向深入,以绿色、整洁、靓丽的精致城市面貌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二、精致标准,环卫作业大提升
(一)清扫保洁无死角。我市提高了城乡保洁作业定额标准,每年投入6609万元(其中城区2516万元,乡镇4093万元)保障城乡环卫作业。特别是将环卫作业市场化从城区向农村推广,全市403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清扫保洁服务市场化外包,补齐了农村环卫作业力量不足的短板。目前,我市正在编制《精致城市管理标准》,从作业范围、作业频次、作业标准、作业目标等方面,细到人字沟、人行道缝隙、绿化带的杂草、灰层带清除,垃圾桶、果皮箱、电杆擦拭,道路冲洗、喷雾降尘等,都做了细化、量化、精细化。同时,量化考核任务,按照主干道每日全覆盖冲洗2次,次干道每2天全覆盖清洗1次,垃圾容器每日至少冲洗2次的频次,确保道路干净整洁,垃圾桶及周边无油渍,无垃圾残留。
(二)垃圾清运日清零。我市新建、改造城乡垃圾中转站42座,购置垃圾压缩运输车32辆、电动垃圾收运车605辆,建设村级垃圾集并点680个,平均日收集、转运生活垃圾580吨,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垃圾精准收运机制。按照“精准分类、精准收集、精准管理”的要求,实施“上门、摇铃、分类、投放”四部曲,可腐垃圾采取自然沤肥方式进堆积池减量化处理,不可腐和危害垃圾由保洁员上门分类收集,可回收垃圾对接废品回收站回收利用,有毒有害垃圾专业处置,其余垃圾收运至压缩站。另外,我市农村积极探索收运新模式,采取政府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垃圾集并点-区镇处中转站-市垃圾填埋场”各段的农村生活垃圾压缩转运工作实行市场外包,采用BOT模式由市场化公司负责我市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作业。
(三)垃圾处理无害化。我市城乡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为应对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我市投资350万元,下大力气提升城区环卫设施,对杨市垃圾填埋场实行了膜覆盖,解决了垃圾臭气外泄问题。同年,市政府投入800多万元,新建了一套“生化+膜+蒸发”工艺的渗滤液处理装置,可日处理渗滤液200吨,有效提升了渗滤液处理能力。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河南百川畅银股份公司建设沼气回收发电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实现了填埋气回收发电;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中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对填埋区作业实现托管运营,破解堆高填埋技术难题。同时,我市正在抓紧推进生态循环产业园建设,产业园选址位于总口管理区陶河岭办事处,占地面积991.45亩(其中污水处理厂43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02亩、其他项目及公用设施占地约846.45亩),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污水处理项目、园区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含进场道路)等项目。2019年5月9日,潜江市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已公开挂网招标,预计6月11日前完成招标工作,6月30日前完成项目投资协议签署工作,7月上旬启动项目建设。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基建工程已完成综合楼四层结构层施工,预计2019年底可完成土建工程,2020年4月底开始设备调试。
三、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大清扫
“一把扫帚扫到底,干干净净迎国庆”活动,如果仅靠城管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取得成效有限。只有发动全市全民共同参与,才能事半功倍。我市结合“创文”工作,全方位、多渠道的开展“一把扫帚扫到底”活动的宣传教育,全市各地各部门共组织宣传动员285场次,悬挂横幅540条,印发宣传单7万余份,市级主流媒体齐发声,激发了群众参与清洁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组织社区、村组开展房前屋后保洁大比武活动,1万余人次市民参与大扫除,营造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大家齐动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新风尚。
四、完善机制,建立工作常态化
“一把扫帚扫到底”活动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不懈努力和完善的机制保障。下一步,我市还将从任务分解、协调推动、精准督导、整改提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环卫清扫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一是完善任务分解机制。健全完善分工明确,逐级负责,科学合理的目标任务分解机制。以问题为导向、以落实为目标,将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链条无缝化。二是完善协调推动机制。定期调度、过程推动、阶段总结,针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协调沟通,提出思路办法和工作要求,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完善精准督导机制。对全市大清扫工作推进慢、走形式、排名靠后的乡镇和部门采取现场观摩等方式,剖析问题、解决问题。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汇总,形成问题清单,向有关乡镇和部门交办,迅速整改、及时落实。四是完善整改提升机制。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总结,对没有按照目标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的,责成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整改提升。对落实到位、成效明显的,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扩大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