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共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研究院专项科研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日期:2024-10-29 16:34 来源:潜江市财政局


2023年度共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研究院

专项科研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摘要版)

一、绩效评价分数和等级

2023年度共建湖北省小龙虾产业研究院专项科研经费项目绩效评价得分93.1分,评价等级为“优”。

二、绩效评价指标情况

本次绩效评价主要从项目投入、项目过程、产出和效果指标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项目投入情况

项目投入情况指标满分15分,扣减0.6分,实际得分14.4分。项目立项依据充分,资金分配合理。主要扣分点:绩效目标效益指标中的项目使用年限设置不合理,指标难以界定;资金实际执行金额略低于计划数。

(二)项目过程情况

项目过程情况指标满分25分,扣减2.5分,实际得分22.5分。

主要扣分点:未能提供项目管理制度,扣2分;未能提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扣0.5分。

(三)项目产出情况

项目产出情况指标满分34分,扣减3.8分,实际得分30.2分。主要扣分点:试验水产品养殖成活率未能达到设定目标值,按比例权重,扣0.2分;发表论文(文章)4篇,未达到设定目标值,按比例权重,扣0.6分;新建试验水产品每亩试验成本高于指标值,扣3分。

(四)项目效果情况

项目效果情况指标满分26分,实际得分26分。

三、项目成效

促进小龙虾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助力小龙虾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开展小龙虾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孵化和产业化工作。推动了潜江市小龙虾产业的科技化和高值化发展。

(一)完成了3个品种的试验工作,其中包括虾-稻-蛙60亩、虾-稻-鳝60亩、虾-稻-折耳根40亩。其中虾-稻-蛙申报了潜江市公益性项目,现阶段准备项目验收工作,虾-稻-鳝申请了湖北省标准化学会团体标准(《稻虾鳝综合种养技术规程》)。

(二)发表《潜江稻田养虾投早苗养殖技术试验》、《虾稻共作原位田繁养分离模式探讨》等4篇文章。

(三)解决关键性共性问题1项。依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重点实验室,配合农科院与潜网集团共建了示范基地,针对鲜活小龙虾运输过程中存在挤压、低温、震动应激造成小龙虾死亡率高的问题开展了小龙虾活运技术及智能物流装备研发。

(四)联合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8项,均获立项。

1.水产品智能化加工工程技术研发及装备集成(项目编号:2023BEB030)

2.小龙虾加工用水虾黄/蛋白回收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23DJC100)

3.淡水小龙虾仁的减菌方法

4.淡水鱼用复合抗氧剂及其食用方法

5.小龙虾整理排序及头尾分离装置

6.无需二次杀菌的即食肉粒自动化生产系统及方法

7.即热型小龙虾原料标准加工关键技术研发

8.小龙虾加工用水虾黄回收利用技术研究

(五)申报湖北省地方标准2个,并获得立项。

1.《小龙虾分级标准第1部分活体小龙虾》

2.《小龙虾分级标准第2部分冷冻小龙虾》

(六)研发小龙虾休闲产品5款,其中龙虾脆产品已与湖北楚虾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抖音平台试销;试生产龙虾紫菜香菇汤4万杯;虾肉酱中试生产瓶装酱(200g/瓶)3000瓶,铁罐酱(80g/罐)12000罐,即将上市;香酥龙虾尾、小龙虾米粉正在优化中。

(七)出品第一届龙虾博览会伴手礼1000份,包括6款产品(龙虾脆,虾肉酱,龙虾紫菜香菇汤,虾肉肠,即食小龙虾)。

(八)创新养殖模式受监测人口数15人,其中受益脱贫人数9人,人均每亩年增收1200元左右。

(九)后湖区虾稻共作立体模式试验基地参加了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通过生态沟渠和尾水治理设施,减少了养殖尾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同时使项目区生态沟渠水生态多样性得到加强,沟渠自净能力增加,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得以加强,同时也为后湖返湾湖湿地公园构筑了一道安全的生态屏障。

(十)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为100%满意。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项目单位未制定项目管理制度及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绩效指标体系设置不合理:

可持续影响效益指标中的项目使用年限。项目的使用年限应从养殖效率、经济效益、市场反馈等多维度进行合理的预测和界定,但预测结果可能会受到多种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五、下一步拟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设立项目事前评估、事中管理、事后跟踪体系。

(二)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要求的前提下,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加快资金支付进度,及时拨付上级专项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确保财政资金能够及时、高效地使用。

(三)绩效目标设定前应仔细考察项目实际情况,设定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