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潜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日期:2024-10-29 17:07 来源:潜江市财政局

2022年度潜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摘要版)

一、评价分数和等级

评价机构按照评价前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对项目决策、过程、产出、效果四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84.00分,评价结果级别为良(80-90分),具体评分如下:

评价指标

权重

扣分

评价得分

评价结果级别

决策

21.00

1.00

20.00

过程

18.00

2.00

16.00

产出

24.00

4.00

20.00

效果

37.00

9.00

28.00

综合绩效

100.00

16.00

84.00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决策指标标准分21分,本指标扣1分,得20分。本项目是由潜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依据《潜江市支持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等相关政策,对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奖补资金的支持,项目由地方推荐,采取全市竞争择优方式确定支持对象;项目实施由企业申报,市经信局、市财政局牵头负责,各区、镇、街道按照职能共同组织实施;市经信局采取“应补尽补”政策,奖补资金纳入市经信局2024年财政预算;资金分配按照《若干政策》文件要求执行,依据合理,与项目相适应。

项目过程指标标准分18分,本指标扣2分,实得16分。项目资金管理层面,依据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实施单位在资金的使用上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项目组织实施层面,根据项目申请企业提供的《资金申请报告》、市经信局提供的《2022年度市级技改专项实地核查通知》等资料,项目组织实施符合相关管理规定。但《实施细则》文件中未明确技术改造的定义及范围,部分奖补企业购入设备实际作用为扩大产能或拓展经营范围,而非对落后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升级,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降低成本、节约能耗的目的;根据《实施细则》文件的要求,潜江永固管桩有限公司因受到过环保处罚,该公司应不具备本项目申报资格,但在《审计报告书》中将该企业纳入奖补范围,反映出项目前期申报审核不严谨。

项目产出指标标准分24.00分,扣4.00分,实得20.00分。项目产出质量层面,潜江市2023年工业投资、工业技改及工业技改占工业投资比重均位于湖北省前列,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额增长率较高。项目产出数量层面,2021年市级技改专项资金申报企业数量为27家,达标企业13家,审核通过率为48%;2022年市级技改专项资金申报企业数量为7家,达标企业5家,审核通过率为71%,企业申报数量降低,审核通过率上升。项目产出时效层面,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一致。

项目效益指标标准分37分,本指标扣9分,得28分。项目实施后,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潜江市工业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壮大;提高产品质量、加快交付速度,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但受市场行情低迷影响,个别达标企业绩效目标完成不理想,未达到预期目标;部分企业2023年新购置的部分设备受市场行情低迷影响,部分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未达到满负荷生产,设备利用率不足,项目的可持续影响一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奖补企业对本项目满意度较高。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绩效指标明确性不足。根据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显示,项目效益指标仅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中:社会效益指标值为“增强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经济效益指标值为“振兴实体经济”,无法具体衡量。另外,项目也未设立生态效益指标与可持续性影响指标等项目相关指标。

(二)申报企业数量下降。根据《湖北省2023年1-12月分地区工业和工业技改投资表》显示,2023年潜江市工业投资与工业技改投资在省内排名第三、增幅分别达到26.6%与25.8%,潜江市工业投资与工业技改投资较活跃,而2022年市级技改专项资金申报企业数量较上一年度有所降低,企业申报专项资金积极性较低。

(三)部分企业指标完成情况未达到申报预期。通过对5家达标企业2022年与2023年财务数据分析,部分企业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容乐观,考核指标完成率较低,部分补贴企业营业收入、纳税额出现负增长。

四、下一步改进措施建议

(一)完善项目绩效目标。完善项目责任单位绩效目标制定工作流程,采用多方意见征集、历年省级、市级技改补助项目绩效目标收集参考,落点补助企业预期效益目标考核,建议增加“企业营业收入增加”“企业利润增加”等明确、有效、可衡量的绩效目标。

(二)加强政策宣传,调动企业申报积极性。通过政府网站、媒体、行业协会等渠道,广泛宣传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政策,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参与到申报中来。针对重点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专题宣讲会,详细解读政策内容、申报流程和评审标准,提高政策知晓度和申报成功率。建立在线申报系统,方便企业随时随地进行申报,提高申报效率。完善项目预算体系,强调市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设备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资金扶持,加速企业技术改造进程,提升企业竞争力,调动企业申报积极性。

(三)强化跟踪管理,提高绩效监控水平。强化绩效理念和跟踪问效,逐步从“管好资金分配”提升到“确保资金有效”的认识转变,以项目实施成效来检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合规性。建议在制度层面建立健全跟踪管理措施和服务体系,将事后跟踪与事前核查有效衔接,深入掌握项目单位的经营状况、投入产出效果、一段时期内设备的利用情况,及时掌握项目开展中企业出现的重大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资金浪费和闲置,进一步优化企业设备投资结构、提升设备投资质量。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