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会计数据增信试点改革 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11-26 11:10 来源:潜江市财政局会计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高质量打造“信用湖北”。我市作为省财政厅确定的小微企业会计数据增信分类标准试点市(县)之一,积极响应、制定方案、先行先试,通过打通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助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把准政策,让会计数据增信试点工作行稳致远。财政部关于试点小微企业会计数据增信分类标准(试行版)的通知》(财会办〔2023〕14号),明确了会计数据增信分类标准、试点目标,要求拓展试点行业类别,丰富试点应用场景,摸索形成适用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对象的推广路径。湖北省财政厅等五部门出台《关于联合开展小微企业会计数据增信分类标准(试行版)试点工作的通知》(鄂财会发〔2023〕38号),要求试点地区统筹推进小微企业会计数据增信分类标准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提升小微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开展小微企业会计数据增信,探索打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断点和堵点,对接银行平台、融资信用平台、征信管理系统等,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掌握企业实际运行状况等问题。根据财政部和省财政等五部门通知精神,我市调研了23个部门和单位,制订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开展了试点改革的探索。

    二是明确目标,搭建会计数据增信服务平台。在省财政厅指导下,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及“企业数据接入委托函”,接入湖北会计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立潜江市会计数据增信服务平台,成立潜江市会计数据增信管理中心。平台的建立,对会计数据全流程标准化结构化处理、接收、解析、聚合符合电子凭证标准功能的会计数据,形成涵盖发改、人行、税务、金融、会计数据等内容的五大信用的综合增信报告,为潜江试点聚合会计数据,助力普惠金融和政务服务场景创新奠定基础。

三是大胆尝试,探索会计数据增信试点改革推广模式。为了更快更优地服务小微企业,在学习襄阳市会计数据增信推广运营模式的基础上,我市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并授牌成立市会计数据增信服务中心,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实现财务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提升会计数据质量。当前主要依托商业银行,为有融资需求而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企业提供专门服务;依托代理记账机构,推荐优质的小微企业进入会计服务平台进行培育孵化;依托行业协会,上门宣传提供财会增信服务,搭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桥梁等三条路径进行推广。

四是创新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通过增信服务创新,建立小微企业贷款白名单,组建专业团队为小微企业设计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增强其信贷吸引力,提升信贷能力,并主动推送小微企业精准对接、匹配金融产品融资,提高贷款可得性,降低贷款门槛、缩短贷款周期,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增加的融资成本,服务普惠金融。

目前,我市试点改革工作已跻身全省前列,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试点,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了会计数据规范性,推动了会计数据共享,实现了会计数据信用价值,初步解决了小微企业“业财税”数据不统一、银企信息不对称、企业数据获取难等问题,有效提升了会计数据质效。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有1170多家小微企业向市会计数据增信服务中心提出入驻申请,符合入驻条件企业253家,农商行、工行、邮储行等3家金融机构提供金融产品10个,为21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382万元。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