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我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11号、鄂发〔2015〕22号、潜政发〔2016〕49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创新、组织创新、经营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努力提升为农服务实力,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履行为农服务职责,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潜江市供销社是全省为数不多未改制单位,全系统现有干部职工3526人,其中在职人员1825人,离退休人员1701人。下辖9个直属企业,15个基层供销社。市供销社机关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定编18人。其中领导班子6人,主任1人,副主任2人,工会主任1人,总会计师1人,专职党委委员1人。内设办公室、财务审计科、经济发展科和政工人事科4个科室。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设党组1个、机关党委1个、直属企事业单位党支部9个,党员总数241人。全系统拥有各类经营服务网点968 个,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236个,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85个,社有资产总额2.58亿元,2016年元至10月实现销售总额65.2亿元,利润总额1020.8万元,同比增长27.5和11.3 %。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围绕服务创新,着力强化为农服务功能。围绕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等问题,推进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工厂化育秧、农机作业、统防统治、收储加工等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2016年在杨市、积玉口、运粮湖建设3个“三农”服务中心。
1.推进杨市供销社“三农”服务中心建设。该中心位于杨市办事处联兴村,总投资额310万元,其中,财政项目资金110万元,自筹资金200万元。自去年6月份动工,现已建设完成主体工程。一是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引进建行、电信、农机等部门开展便民服务,组织农技咨询服务及培训,同时与潜网电商合作开展电子商务经营服务,解决当地农产品进城和日用工业品下乡等问题。二是创办供联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536户,购置各种农用机械16台套,建有停机棚10间,面积500平方米。三是积极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今年以来,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7500多亩,统防统治服务面积5000多亩,服务农户1000多户。四是建立农资供应和技术服务平台。今年以来,提供测土配方1300亩、农资供应2600吨、土地托管6000多亩、流转土地600多亩。
2.推进张金供销社运粮湖“三农”服务中心建设。该中心位于运粮湖管理区,总投资额460万元,其中财政项目资金110万元,自筹资金350万元。自去年3月份动工,主体工程现已建设完成。一是建设为农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引进建行、电信、农机等部门入驻开展便民代理性服务,组织农技咨询服务及培训,同时与潜网电商合作开展电子商务经营服务,解决当地小龙虾、黄桃、莲藕、盐蛋等特色农产品进城难问题。二是建设标准化农资超市。占地1300平方米,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安全可靠的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春耕期间联合生产厂家组织开展供销农资惠农活动,同时为农户提供农技咨询服务及培训。三是建设粮食烘干厂房,日烘干能力30吨。四是托管土地近15000亩,建设虾稻共作基地320亩,建设纳米硒再生稻种植基地10180亩,建设纳米硒小龙虾四大养殖基地880亩(运粮湖、后湖、高场、浩口),助推农村种养殖向规模化、科技化发展。五是新建水稻育秧基地35亩,其中育秧大棚14栋(面积13320平方米),移栽水稻秧苗4000多亩,农资供应3600吨,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6000亩,土地流转面积880亩。
3.推进积玉口供销社“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积玉口供销社“三农”服务中心位于积玉口镇九牛观村,总投资额905万元,其中,财政项目资金420万元,自筹资金485万元。项目建设工程现已完成95%。一是建设完成水稻育秧基地。面积160亩,单体育秧大棚30个,提供水稻秧苗16000多亩。二是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服务。以创办的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购置大型收割机5台、拖拉机6台、插秧机13台、农机具53台套,为农户提供水稻育秧、病虫害防治、机耕机整机收等农机作业经营服务,农机作业服务现已覆盖到积玉口镇和周边地区共24个行政村及5个国有农场。今年以来,完成农机作业服务面积58000多亩,流转土地1000多亩,土地托管9000多亩。三是抓紧实施项目建设方案。计划建设为农服务场所1000平方米,工厂化育秧场所9900平方米,粮食仓库及烘干车间 1960平方米,安装4组粮食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60吨。力争年底投入使用。四是建立农资供应和技术服务平台。今年以来,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2000多亩、农资供应3600多吨。
(二)围绕组织创新,着力打造为农服务阵地。按照强化合作、农民参与、为农服务的要求,全面推进基层社建设,按照“三个一批”的办法,将基层社打造成为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提升为农服务综合能力。2016年将积玉口供销社作为试点,将其改造成为新型基层社,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广。
1.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广泛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入社,不断强化基层社与农民在组织上和经济上的联结,与九头牛专业合作社合资建设积玉口供销社三农服务中心。建立了基层社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吸纳九牛观村委会主任郭家力同志为基层社副主任,增强了班子的战斗能力。
2.建立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以九头牛农机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建设“三农”服务中心,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开展全程社会化服务,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引进农业、金融、电信等部门入驻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和大田托管,开展“保姆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开展面向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耕、种、管、收、加、贮、销系列化服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共托管和半托管土地10000多亩。
3.改造供销社基层经营服务网点。投资近100万元,改造供销社樊场、脉旺2家分店,打造成为供销社自主产权的村级综合服务社。以日用品店为载体,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开展线上线下经营服务,切实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以农资店为载体,推进新型庄稼医院的建设,建立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技术平台。以提升服务功能为切入点,将村级综合服务社打造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村综合服务平台。
(三)围绕经营创新,着力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在巩固传统农资、日用品、农产品、再生资源四大经营体系基础上,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1.开展横向联合,打造电商品牌。2015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与当地两家知名企业合资创办了潜江潜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要运营潜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国虾谷小龙虾交易服务平台,并与京东、淘宝、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探索出“互联网+农村网点+超市+流通”的潜江农村电商020模式,建立完整的 “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供需流通平台。借助完善的供应链系统、电子商务营销服务、农村电商创业培训、产业数据集成等服务,为本地传统中小企业、农村网店和小龙虾产业链等创造良好的电商环境和技术支持。截止今年10月底,电商孵化基地已入驻电商企业(网店)80多家,帮助创业人员开通线上店铺600多家,助推企业转型升级60多家,举办各类培训45期,培训人员4000多人,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
2.建设电商网络,搭建服务平台。2015年以来,我们在电商孵化基地创建了“淘宝.特色中国.潜江馆”、“京东.中国特产.潜江馆”、“1号店.特产中国.潜江馆”、“苏宁易购.中国特色.潜江馆”和潜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聚集了农资农具、数码家电、粮油米面、新鲜水产品等11大类,2100多个品种,平台手机会员注册已达2万多人,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供销社网络,按照“六有、三会”标准(六有即有店面、有网线、有网眼、有热情、有人气、有口碑,三会即会电脑、会管理、会服务),目前已在全市乡镇建设“020模式”村级网点248家,镇级网点8家,已初步形成市、镇、村三级电商网络体系。
3.构建物流体系,畅通进出渠道。我们以小龙虾作为主导产品,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功打造出中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形成了“互联网+小龙虾生态养殖+标准生产+冷链流通”的独有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解决了养虾难、卖虾难、买虾难的问题。交易中心拥有经营面积10000多平方米,线下商铺52家,线上虾谷360平台入驻商户300余家,冷库1个、恒温车间1个、营运车辆60多台、公路专线30多条、航空线路10多条,开辟了水产品外埠批发市场,物流直达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杭州、福州等30多个大中城市。自5月中旬开始,平均每天交易量达200多吨。在小龙虾主导产品的带动下,我社领办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代购代卖、线上线下交易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张金供销社运粮湖三农服务中心生产和组织的“纳米晒(SOD)再生稻”、“纳米晒(SOD)小龙虾”(已通过国家农业部技术认证并颁发证书)、“鸳鸯湖黄桃”、“麒麟西瓜”,王场供销社创办的潜黄湾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黄湾贡藕”等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火爆。
(四)围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增强为农服务综合实力。进一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理顺社企关系,密切层级联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同的双线运行机制。
1.理顺层级关系。我们不断加强市联合社和各成员社的联合合作,强化联合社为基层社服务的工作导向,落实对成员社的资产监管职责,建立成员社对联合社的工作评价机制。今年来,我们优化资产布局,把项目资金重点投向为农服务领域,争取项目资金近1000万元,在积玉口、张金、杨市、高石碑、浩口、徐李、龙湾等地进行“三农”服务中心、乡镇农批市场和经营网络等为农服务项目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整体优势、规模优势,推动跨区域横向联合和跨层级纵向整合,不断增强为农服务的综合实力。
2.完善考核机制。我们按照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市供销社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潜江供兴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市供销社关于切实完善财务资产管理的规定》、《市供销社企业内部审计管理办法》、《市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办法》、《市供销社会计核算中心管理办法》、《市供销社关于在所属企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改革文件,逐步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权责明确,资产保值增值。同时,推出了“日记账、周计划、月通报、季拉练、年结账”的工作机制,建立了供销社工作交流微信平台,坚持每周工作汇报制度,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3.健全监管体制。积极筹建市供销社监事会,按照“调查研究,反映情况,监督检查,提出建议”的工作方针,全面发挥监事会作用,围绕理事会每年的中心工作,结合实际,组织系统上下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一批有一定价值和深度的调研报告,以“社情民意信息网络”建设为载体,探索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新途径。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机制。目前,我社监事会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机构编制已上报市编委审批,12底以前人员全部到位。
通过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加强全系统行业管理、政策协调、资产监控,理顺社企关系,密切层级联系,着力构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加强联合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此外,我们还承担了市政府下达的其他改革发展工作任务。一是负责编制潜江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二是与市农业局联合开展12316益农信息化服务社建设。三是参与富硒农业建设,供销社作为试点示范,在全市率先培育富硒农产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