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潜江市供销社承担全国总社“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专项试点”任务以来,立足潜江实际,结合“三农”服务,着力强化与农民全方位联结,还原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原生属性和为农服务本色,推动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再造和服务机制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高位推进改革。
1.把握改革方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改革,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社改革“三个适应”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推动供销社改革的指南针。市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供销社工作,为供销社改革牵头“会诊”,在综合研判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亲自谋划制定改革方案,确保改革不偏向。
2.强化改革督察。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成立区镇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改革推进会5次,参会人员680人次。将供销社改革纳入全市改革督查清单,确保改革落地落实。
3.凝聚改革合力。市领导亲自为供销社改革代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供销社工作,及时协调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推动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形成最大公约数。
(二)综合施策改革。
1.真情实意关心。市委、市政府出台供销社改革系列改革文件,把供销社“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范畴,通过编制制度改革一次性为供销合作社增加编制到20个。
2.真金白银支持。支持供销社参股成立潜网电商公司,新建镇级电商服务站15个、农村电商服务网点365个;改造3个市级日用品配送中心、15个农资区域配送中心、36个供销超市、248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形成了以市级为龙头、镇级为依托、村级为终端的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支持供销社组建湖北潜江龙虾投资有限公司(其中现金4000万元),支持供销社4100万元参股湖北小龙虾交易中心,去年,仅小龙虾交易达13万吨,销售额50亿元。
3.真刀真枪推动。领导包联项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各部门为供销社项目建设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的减免收费。推动联合开发。引进天恩建设公司投资1000万元对龙湾社1.3万㎡的闲置仓库开发建设新型农贸市场,建成2100㎡的果蔬交易大厅1个、商住两用门面楼22栋,基层社每年新增加经营收入达百万元。
(三)组织创新改革。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按照“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的原则,将全市原有的15个基层供销社全部打造成了新型基层社。
1.项目牵引。浩口社吸纳德来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入社农民362户,建设虾稻养殖基地3000亩,投资700万元建设浩口水产品冷链物流项目,产值达到2800万元,是传统水稻种植的6倍。
2.科技支撑。张金社吸纳双湖种植合作社入社,成立运粮湖新型基层社。与省农科院深度合作,建立博士工作站和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生产的富硒农产品价格高于市场同类产品20%仍供不应求,入社农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3.服务引领。积玉口、高石碑社吸纳农村农机能手、社会能人80人入社成立新型基层社,通过开展土地托管、农资供应、农机作业等系列化服务,推动基层社转型升级。今年两社共托管土地2.75万亩,厂价直供社员农药、肥料1.2万吨,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生产综合服务8万亩。
二、改革成效
(一)广大农民在共享新模式中增收致富。通过股权关系,让基层社、合作社、农民三者紧密相连。农民入社统一购买农资、机械作业、品牌销售等,促进农业生产成本降低15%、亩平产出价值提高20%,两项亩平增收500元以上;农民用土地入社股份经营,每亩年分红达1700元;农民返聘在合作社务工,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可以毫不讳言说,改革中的供销社正在成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社”。
(二)基层党组织在村社共建中全面过硬。探索“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的改革路径,整合供销社项目资金投资建设“三农”服务中心,联合村支“两委”、农民合作社组建新型基层社,将村党员干部吸纳进基层社参与管理,开展集党务、村务、商务、事务、服务的“五务合一”综合服务。供销社的综合优势、合作社的生产优势和村委会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整合,让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施展才华、服务群众。
(三)供销社在全产业链经营中蝶变发展。供销社改革搅活了“三农”发展的一池春水,把冷门行业做成热门生意,基本形成了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主导、经营性服务与公益性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市场、农村、群众的互利共赢。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发展壮大,资产总额达7.5亿元,增长了近5倍;投资创办企业24家,实现销售收入59亿元、利税4000万元,分别是改革前的2.5倍、2.2倍。
三、经验价值
(一)发挥供销社传统优势,组织农民与市场对接、与市场经济对接。一是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电商服务网络,综合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直接与农民对接。浩口、杨市等社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社、网上便民服务平台以及电商平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让农民不出村就能直接购买到生产生活资料。二是在农业生产上把农民起来,直接与市场发生联系。高石碑、运粮湖等社依托“三农”中心开展土地流转与托管业务,把零碎的土地整合成片,进行规模化经营,统一的经营模式、统一的生产标准、统一的产品营销,形成了规模优势、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二)建立综合服务平台,把乡村经济发展与乡村社会治理有机结合。供销社在专项改革中不仅把自身打造成流通领域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而且将业务拓展至农村社会治理、农业科技推广、农村人才培养、农业生产规模化与机械化发展等诸多领域。积玉口社与九牛观村合作,探索“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和“村两委+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的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供销社、村支部、合作社实现一套班子三块牌子联合办公,打造一个集党务、村务、商务、事务、服务的“五务合一”综合服务区,实现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与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为新时代探索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