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来了,王田河村真的变了!

发布日期:2018-12-07 17:31 来源:潜江市教育局

      “ 来时人是“王小白”,现在晒成了“王小黑”。        

           

      

工作中的王红卫(右)

   

   11月26日 ,记者来到浩口镇王田河村,看到了百姓口中笑着夸赞的驻村干部“王小黑”,他就是市园林高级中学英语骨干教师、校办主任,驻浩口镇王田河村“第一书记”——王红卫。  

从 2015年11月9日 驻村到现在  

王红卫一扎根基层就是3年  

这3年驻村以来  

不管是酷日当空还是风雪交加  

总能在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面对基础差、底子薄、班子软弱乏力等问题  

王红卫努力把村党组织打造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扶助村民奔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他用一颗为民付出的真心    

成为当地群众的贴心人    

   

深入农家解民忧 ]            

   

 为啥别人能当困难户,我就不能当?我家里可是穷得叮当响啊!”驻村第一天,就有找王红卫“哭鼻子”的。  

入户走访时  

王红卫时常思考一个问题:  

群众心里有疙瘩  

可能是觉得扶贫政策不公开,不透明  

逐渐和干部产生了隔阂  

      

消除隔阂,是他的首要工作。

   

逐一上门看房屋、查收入,重新梳理摸排扶贫对象,他心里慢慢有了一本账。贫困户精准识别,被认为是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粒纽扣”,第一粒纽扣扣错,后面的必然一错到底。只有识别出真正的贫困户,才能让扶贫工作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公开如一缕阳光消融了群众的猜忌。  

   

  “驻村第一书记肩负着上级组织的嘱托和信任,承载着全村群众的期盼,要多为群众解决民生问题,多办实事。”驻村之初,王红卫为熟悉村情户情,他不坐小车,不骑摩托车,就是凭两脚功夫,起早摸黑走遍了全村247户村民。通过和他们交朋友、拉家常的方式,给大家入户宣传政策,深入进行走访调查。  

   

通过摸底排查,有效解决了  

 户在人不在、死亡未注销、违规分户以及未成年人单独立户、无生活来源的老人单独立户”等虚假问题  

经过反复认证,6、7遍的推倒重来    

最终确定,该村共有贫困户48户    

并分析他们的致贫原因  

帮助他们建立脱贫档案  

制定具体帮扶措施  

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扶贫重在志与智 ]  

       

贫困户人员确定了  

但是扶贫工作怎么开展却是个大难题  

   

 贫困,从表象上看是经济上的贫困。但深入其本质,是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文化生活的匮乏和精神世界的空虚。扶贫工作,要加强文化引领,改变村民的精神面貌。——by王红卫 ”  

   

  2017年,在得知有“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的活动后,王红卫迅速与市文体旅新局、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取得联系,但是当时的送戏下乡已经全部排满,在王红卫的争取下,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的领导终于答应,在百场送戏下乡活动中,给王田河村加演一场。  

  知道有演出可以看这一消息后,王田河村的村民们高兴地奔走相告。2017年4月上旬,王田河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演出。  

   

3 天的演出  

四面八方的乡邻都涌入王田河村观看  

这让沉寂已久的村子顿时热闹起来  

   

趁着大家的“热乎劲”,王红卫争取资金,修建了村级文化广场,并自己出资,为老人们买来了音响设备,让他们来跳跳舞、健健身。同时发挥他的教师特长,陪孩子们练习英语口语,做英语游戏,并陪他们一起玩耍。家长们高兴地说:“王书记没有官架子,是个好人!”  

   

   [ 多兴产业壮集体 ]        

   

思想和观念有了转变后  

王红卫关注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王田河村的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无主导产业,村级发展困难    

是王田河村发展面临最严峻的问题    

   

王红卫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水系发达,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却不能被老百姓好好利用。于是他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市水务局,帮助王田河村争取指标和项目,修了涵闸,搞了小型水利建设,解决了王田河及各支渠排水不畅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好了  

关键还是要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贫困户脱贫摘帽后,还可能会返贫  

如果工作队撤走了,怎么办?  



   

 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发展高效农业才是关键。——by王红卫     

   

  王红卫积极引导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在现有基础上发展虾稻共作,“四水农业”种植模式。找准主导产业的带头人,带领他们到相关地方参观并加强技术培训。  

  “以前打工挣得钱少,现在天天都有收入,这都是多亏了王书记帮我联系贷款。” 11月26日 ,贫困户熊志华高兴地对记者说,在得知他打算尝试虾稻共作缺乏资金后,王红卫和浩口镇农商行联系,帮助其申请了扶贫专项贷款。  

   

看到贫困户腰包逐渐鼓起来  

王红卫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3 年来,王田河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看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在奏效  

王红卫却不敢松懈,他常说:  

 驻村书记要有牛的精神,吃苦耐劳、一往无前!”  

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第一书记来了,王田河村真的变了!”王田河村的群众纷纷感叹道。” 

相关文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