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第十九届校长论坛即将盛大启幕,亮点纷呈,智慧闪耀,值得期待!

发布日期:2018-12-12 14:52 来源:潜江市教育局

交流经验    分享智慧    传播思想    引领未来    

   

论坛主题: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    

核心议题 ——    

1.新高考带来的教育新变化    

2.人工智能时代与青年教师素养提升    

3.大数据平台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4.新时代教师内生机制建设    

5.教师的核心素养与专业发展    

6.新时代教师成长与共同体建设新路径    

7.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    

8.面向2035年的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队伍建设    

论坛时间: 2018年12月26日    

论坛地点: 潜江市曹禺大剧院    

与会人员: 全市中小学校长、教育系统干部,应邀前来学习观摩的部分周边县市教育同仁代表,部分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    

论坛规模: 1000人    

论坛议程:    

8:00—8:20     

致辞: 潜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玉梅    

开幕演讲: 潜江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华       

8:20—10:20     

主题报告: 《造就优质学校的思路与出路》    

主讲嘉宾: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彬    

10:30—12:30     

主题报告: 《成志教育让教师站立学校正中央》。       

主讲嘉宾: 清华附小校长、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窦桂梅    

12:30—14:00     

休会    

14:00—15:30     

圆桌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   教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定荣教授主持。    

15:30—16:30     

平行论坛    

16:30—17:00     

闭幕式       

论坛简介    

为全面强化校长队伍建设,全力提升校长队伍素质,全方位服务潜江教育与改革发展大局,1999年,潜江市校长论坛应运而生。论坛由潜江市教育局主办,潜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承办。论坛创建20年,不忘初心,致力于打造本市最具学术性、研究性的前沿教育交流与展示平台,致力于建树最具权威性、专业性的高端教育区域品牌。论坛创建20年,牢记使命,聚焦教育改革目标与发展任务,着力培养新时代合格校长队伍与后备人才;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约请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学者现场把脉、讲学,组织全市中小学校长集中研究、探讨、交流, 用思想和行动推动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努力  人民满意教育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论坛举办十九届(含本届),共邀请包括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人民教育》主编傅国亮,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于会祥,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窦桂梅等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学者40余人前来潜江讲学,受益听众逾万人次。    

论坛举办十九届,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江汉平原引起了广泛关注,宜昌、荆州等地教育同仁慕名前来学习、取经、交流。潜江市校长论坛历经20年的精心打造,并通过若干年的积累沉淀  已成为潜江教育届的达沃斯论坛,成为 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要平台。    

   

   

   

 

本届论坛主讲嘉宾

窦桂梅,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 “全国第四届杰出校长奖”“当代教育名家”等荣誉称号。研究实践的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获得了建国六十五周年国家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并撬动了学校成志教育下“1+X课程”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出版《小学语文主题教学研究》等多部个人专著。    

    

周彬,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 著有《叩问课堂》《课堂密码》《学校法制:理论与案例》和《教育考试与评价政策》等专著,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圆桌论坛主持嘉宾      

胡定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课程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课程教学基本理论研究、中小学课程教学改进研究、教科研能力提升研究和录像分析与校本教研等。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薄弱学校的教学改进研究》。

 

  圆桌论坛 智慧分享

杨梅,潜江市田家炳实验小学校长。全国小学数学优秀教师、湖北省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湖北省“基础教育科研之星”,湖北省中小学校长挂职培训项目首席导师,潜江市名校长,潜江市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享受市政府专项津贴。8次荣获国家、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多次承担国家、省实验课题并获一等奖,多篇文章在《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参与编撰《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专著,学校被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

张昌武,潜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荣获省教育厅“优秀校长奖”,“潜江名校长”。学校被评为“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获湖北省首届“校本培训创新奖”、 “新世纪数学好玩研究中心联盟学校”基地、“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潜江唯一基地校。多篇论文发表于《学校品牌管理》、《班主任之友》、《湖北教育》等教育期刊。

廖功兵,潜江市园林一中校长。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省先进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信息化发展中心培训团队专家。市十佳教师、十佳校长,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积极探索建立“智慧文化”体系,实施“智慧教育”,建设“智慧学校”。 主持国家级课题《智慧课堂研究》、《电子书包实践与研究》,参与编撰《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师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案例研制》、《德育在行动》等专著。学校荣获省“学校文化建设创新奖”,被评为2017年度“湖北省学校文化建设百强校”。

李德峰,潜江市曹禺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湖北省骨干教师、省优秀化学教师、省青年岗位能手、省校长跟岗培训指导教师。潜江市劳动模范、市青年岗位能手、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十佳教师、市十佳校长。主持、参与近十项国家、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雷雨惊起戏剧梦》《挖掘名人资源、创办特色学校》等10余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湖北教育》等期刊发表。

杨少敏,园林高中校长,教育硕士,湖北大学特聘校外导师,省优秀教师、教育科研之星;潜江市优秀人才、十大杰出青年、市级名师、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享受市政府专家津贴。所带学生共有16人考取清华北大,400余人考取“985”“211”“双一流”类重点院校,其中1人为全省高考语文单科最高成绩保持者。曾获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一等奖、湖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竞赛教学教案双项一等奖、“一师一优课”省优。主持国家级子课题1项,省级子课题1项,主持或参与市级课题3项,在各级各类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张安芳,潜江市机关幼儿园副园长,潜江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特聘评审专家,湖北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特聘评审专家,国培项目省培专家、市培专家,省教师资格证面试考官。首届潜江名师,市“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市教研室幼教兼职教研员,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兼职教师。共担任过8个国家、省级课题研究执行组长和2个课题负责人。省第十七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用书《育友善之花,建和谐校园》(幼儿园、小学低年级)副主编。参与湖北省幼儿园、学前教育职业技能教材的编写,指导的17篇教案收录在幼师实训教材中。参与潜江市《幼儿园工作指南》编写。多篇论文在专业报刊、杂志发表。指导教师26人次参加省、市教学比武、技能大赛、风采大赛获冠军和一、二等奖。

龚大荣,潜江市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潜江市首届“十佳校长”。长期致力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领域的实践研究,在各级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往届论坛部分主讲嘉宾    

 

王文湛,资深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秘书长。主要代表作有《素质教育若干认识问题》、《积极进取,实事求是,推进两基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应邀为全市校长、中层干部作题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的学术报告。

朱小蔓,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督学,兼任中国德育杂志社社长、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著作《反思与构建--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理论研究》,获教育部师范司基础教育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起,担任人教版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总主编。应邀为全市教师代表、校长作题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研究”的学术报告。

 

冯恩洪,著名教育家,著名校长,特级教师,中国关工委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副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剑桥教育专家委员会中国总顾问,《教育名家智慧档案》丛书编委会主任、总主编,原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在第三届校长论坛作题为“让科研走进课堂,让教育插上科研翅膀”的学术报告。

 

魏书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第十届辽宁省政协常委。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教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应邀为全市校长、教师作题为“做一名幸福教师”的演讲。

 

郭景扬,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光华学院副院长。在第八届校长论坛上作题为“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术报告。 

陈如平,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教育学博士。在第十届校长论坛作题为“创新教育机制,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均衡”的学术报告。

袁桂林,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村教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政协长春市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特邀委员。在第十一届校长论坛作题为“学校管理创新与特色发展”的学术报告。

 

傅国亮,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现教育部国家督学,时任《人民教育》、《民族教育》杂志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在第十二届校长论坛作题为“校长的领导力与学校发展”的学术报告。

  

胡定荣教授在第十三届校长论坛作题为“特色发展与校长执行力”的学术报告。(简介见本届论坛圆桌主持人)

  

于会祥,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兼任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海淀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北京市初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专业委员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出版《教育教学新探》、《典型例题的拓展与应用》等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第十八届校长论坛作题为“学校文化驱动力与学校管理策略”的学术报告。

  

程斯辉,武汉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常务理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在第十五届校长论坛作题为“学校管理如何助推教师幸福工作”的学术报告。

 

褚宏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院长;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全国教育干部培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小学骨干校长工作研究会会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方专家;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咨询专家。兼任《中国教育管理评论》《教育发展评论》《教育管理与领导》等学术期刊的主编及英国学术期刊Education(教育学)副主编。在第十四届校长论坛作题为“教育现代化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学术报告。

  

雷体南,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教育技术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校级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责任教授。在第十六届校长论坛作题为“互联网+学校=?——中小学教育的变革与创新”的学术报告。

   

杨德军,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中小学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多项北京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及教育规划重点课题。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技术》等中小学教材,获多项国家和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在第十七届校长论坛作题为“课程改变学校”的学术报告。

  

张东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主持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第十八届校长论坛作题为“学校文化驱动与学校管理策略”的学术报告。

李荔萍,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全国理科实验班班主任,先后被外派到韩国、美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各一年,在农村全职支教一年,被评为北京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先进个人、区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获芝加哥大学“杰出教育工作者”提名。在第十八届校长论坛作题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演讲。    

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相关文件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我要纠错 关闭窗口